沙摩柯的父親本來是益州越嶲郡一個小部落蠻王。
在益州南部的廣袤大山里有著數都數不清的大小蠻族部落。所有社會形態都一樣,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可悲的沙摩柯的父親便成了食物鏈最底端的蝦米。
最后族人被吞噬,領地被侵占,沙摩柯的父親也身受重傷。
無奈之下只好帶著余下的族人和僅有的數百勇士向東遷移進了武陵,成了五溪蠻族的一部分。
經過多年的發展,憑著無路可退的勇氣,他們這一族在五溪地區慢慢地強大起來。
后來,沙摩柯的父親舊傷復發,不治而亡。
沙摩柯接替了父親的位置,成了新的部落首領。
沙摩柯并不喜歡這種茹毛飲血的生活,但是部落中興的責任壓在他身上,他不得不四處征殺、帶著族人掠奪漢民,不斷地擴充自己的實力。
可是這并不是他想要過的生活。
他想象漢人一樣安居,他想象漢人一樣可以登堂入室,升官發財。
因為他有一半漢人血統。
他的母親是漢人。
不同于其他漢人女子成為蠻妻是因為蠻人洗掠漢人村莊時被劫掠去的,被逼無奈成為蠻人的女奴或者妻妾。他的母親是自愿嫁給他父親的。
他的母親是一劉姓大戶家的女兒,據說也是漢室宗親后裔,家道中落,才在蠻人聚集的越嶲郡安家落戶。在南蠻劫掠的時候被劫,后來被他父親救下。他的母親為報恩嫁給了他的父親。
后來有了小沙摩柯,但是母親思漢的情緒也越來越濃。
母親本是官宦子女,從小知書達理,平日里除了教沙摩柯讀書習字外,也幫著父親統籌族中事務,深受族人愛戴。一家人和族人一起過著相對比較平穩的生活。父親后來隨母親回家探過幾次親,慢慢地認可了漢人的生活方式,自己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學習了一些漢文化和漢人的生產勞作方式,并引入族中推廣。這也讓他們的部落一步步強大起來。
可好影不長。
沙摩柯父親的部落被越嶲最強大的蠻夷攻擊,并落敗。母親死于戰火!
重傷的父親帶著小沙摩柯和逃入山中的族人來到了五溪,并在此生根發芽,重新壯大。父親嘔心瀝血地帶著部落發展壯大,就是為了有一天能夠重新殺回越嶲,親手殺了高定。為愛妻和死去的族人報仇!
可是父親沒有等到那一天。
這個艱巨的任務便落在了沙摩柯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