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約三萬五千人,則由劉瑁親自率領開赴長沙。隨行將領有甘寧、兀突骨、項楚等人。
楊鋒、鄂煥被分出去了,主力部隊由甘寧改任先鋒直奔長沙而去。
跨過資水后,綿綿的大山逐漸變矮,變成了丘陵地帶。對于這一大群從大山里走出來的將士來說呼吸都變得更加通暢了,感覺腳下的腳步也更加有力了。
劉瑁的心里也有一種說不出的暢快,經過兩年的沉淀,終于可以大展拳腳了,好想大聲吼一聲:“大三國,我來了!”
“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
……”劉瑁的腦中不自覺地響起這個旋律,嘴角會心的上揚。身邊的將士明顯地能看出他們的老板心情爽到極點。
周邊的縣城和集鎮沒人去理會,甘寧的先頭部隊十五日不到便抵達臨湘城下。
不知就里的長沙太守張機慌忙組織防御,緊閉城門,從各縣調兵遣將。長沙是整個荊南的經濟貿易中心,人口多達四五十萬,比武陵、零陵、桂陽三個郡加起來還多。要知道長沙在此時也是屬于南方蠻夷之地,很多北方的諸侯是看不上的。
劉表剛入荊州時,荊南各種宗賊叛亂層出不窮。其中就有趁孫堅北上討董而郡府空虛時占了長沙的宗賊蘇代。劉表納謀士蒯越之計,派人誘請宗賊五十五人赴宴,將其全部斬殺,一并襲取他們的部眾。借此迅速在荊州建立了威望,也重創了荊州各地的叛亂勢力。其中包括蘇代。
得到長沙后,劉表啟用了南陽名士張機任太守,并派從子劉磐鎮守攸縣。
劉磐可不是庸人,史料記載其為人驍勇,數次為寇于艾、西安諸縣。孫策都要派太史慈為建昌都尉,治海昏,并督諸將共拒劉磐。
這些記載因為劉瑁的出現應該不會再發生,但足以證明劉磐絕對是個人才。最關鍵的是劉瑁知道黃忠早期是跟隨劉磐的!
“將你轟成渣!”
五虎上將之一,老而彌堅的代名詞!劉瑁怎么可能會放過?
還有一個劉瑁絕對不會放過的人——不務正業的太守張機!
史料和小說記載的是滅了蘇代,然后就跳到后期造反的張羨了,滅了張羨后便是后來關羽戰長沙的韓玄了。那蘇代之后,張羨之前這一段時間呢?
又有記載張仲景是當過長沙太守的。
這一看,果然就是此時了。也只有他這樣把替人治病看的比治理郡縣政務更重的太守才會讓張羨有機會奪了長沙吧?
臨湘城中兵倒是有幾千人,可用之將卻只有個名不見經傳的楊齡。
楊齡哪見過這陣仗?頭天城下剛到五千人,轉天便有三萬人馬將臨湘城團團圍住。他完全不敢領兵出戰,只是組織城內軍民加固城防,閉門緊守待援。
張機就更別說了,他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升官發財這條道上。他壓根兒就不想來當這個太守,若不然他也不會放著政務不處理,在府衙門口坐堂開診。
不過也有好處,張機到長沙一年多,于政沒多大功績,但他個人卻因為治好了無數病人而深得民心。這個時候衙兵們在城中一陣敲鑼打鼓,號召民眾守城,還真有不少青壯沖上了臨湘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