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瑁支退所有隨從,包括他自己的和劉琦的。
“如果我沒猜錯,劉琦兄弟現在的處境跟當初我在綿竹時是一模一樣的。”
劉琦畢竟還是個孩子,長年被打壓和自我放縱,讓他的心智還不那么成熟,一句話就引起他共鳴:“啊?兄長也被手足掩護么?”
“呵呵,這不是什么奇怪的事,象我們這樣的家庭,哪家沒有這樣的情況?”劉瑁的狐貍本性悄然釋放,把劉琦這只小綿羊引入坑中。
“大兄教我,我不愿在襄陽城中處處受制,我亦想象大兄一樣遠離父親的羽翼,獨當一面。”劉琦的言談舉止還是有優秀的大家子弟的風范的,雖然感覺劉瑁就象自己人生中的明燈,但他的禮節還是做的很到位。
劉瑁盯著他道:“你信我嗎?”
劉琦沉默了片刻,仿佛在下什么決心:“我信!我無意父親爵位,但也不想碌碌一生。我愿為大兄馬首是瞻,為我大漢立下功勛,也不妄八尺男兒身!”
憤青啊!不過劉瑁比較喜歡這個狀態的年輕人。
“我有個想法,如果可行的話。于你我都有利!”劉瑁正色道。
劉琦:“大兄但講無妨!”
劉瑁:“我想讓你來做這長沙太守!”
“這是為何……”劉琦不明白劉瑁為何會將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拱手相讓。一郡之守也算是封疆大吏了。
“你我本是同宗,同為漢室之后,父輩有何恩怨與你我都無關。自先皇駕崩,董賊入朝以來,漢室天下四分五裂,正需要我劉氏兒郎挺身而出,豈可同室操戈而妄顧天下。我保你為長沙太守,你以多年所學治理荊南,我以長沙為倉爭戰天下,討伐群逆。你我兄弟齊心,還大漢一個朗朗乾坤!”劉瑁開啟洗腦演說。
只聽得劉琦熱血沸騰:“我,我可以嗎?”
劉表本是“八駿”之一的名士,又豈會忽略下一代的教育?加上荊襄名士眾多,所以劉瑁要賭一把劉琦其實還是有一些才能的。如果是個有用而且能爭取到的公子,那以后荊州的路就好走多了。
線要放的長,魚才能釣的大!
事實上就象原來的劉瑁本身不愛讀書卻愛戎裝一樣,劉琦在荊襄士子中雖算不上出眾,卻也不是泯然于眾的那種。怎么說也有中上之資,放別的地方也算人才了,可這地方的天才實在太多了。
不說臥龍鳳雛徐庶,就馬氏五常、石韜、孟建、崔鈞等人,名聲也在劉琦之上。
單說劉表在有幼子劉琮之前可是很疼愛劉琦的,對一個名士來說,疼愛一個孩子也需要這個孩子足夠優秀才行。
不過,對于劉瑁來說,再強大的虛名也抵不過一個干實事的人。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劉瑁比這些人都有用,而且有用的多。因為劉琦還有一個身份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