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是突襲,在南營及南門的戰斗中,劉瑁軍可謂是大獲全勝。三百近衛無一傷亡,五百江湖兒郎死傷一百零三人,但俘虜敵軍卻有四百七十六人,營寨中尚有兵甲兵器數百套,箭矢上千只,糧草三百余石。
袁術真特么有錢,孫策在廬江打了好幾個月了,糧草居然還沒斷。那他還強行向陸康要糧?這不擺明了就是找個借口讓其臣服么?
劉瑁正在忙碌著收降清算的時候,劉巴來了。劉巴并沒按照劉瑁的安排躲在十里以外,而是尾隨著沖鋒的部隊徒步跟了過來,在城南兩里的山丘上目睹了戰場上的一切。雖然看的不是很清楚,但卻能清晰的分辨出誰勝誰負。
“叔玉,這仗打得漂亮!”劉巴從心底嘆服,戰場臨場應變、調兵遣將和英勇上來看,劉瑁簡直是個天才。雖然這場戰役規模不大,但每個環節都精確嚴謹,絲毫不差。
如果說劉巴是戰略大家,那劉瑁絕對算得上戰術大師。更何況劉瑁的戰略眼光絕對不差,從他下南中出荊南的表現就能看出來了。若無高人指點,那他本身就是高人。
“老師,您怎么這么快便來了?”劉瑁沒想到劉巴會來得這么快。
劉巴反問:“幼平傷勢如何?”
“老師,您都看到了?”應該是看到了,不然不會這么清楚。
劉巴點點頭:“你去休息吧,剩下的交給我。”
“謝老師!那便辛苦老師了!”很久沒經歷過如此激烈的戰斗了,或者說劉瑁第一次在戰場與二流水準上下的武將過招。
程普單以武力算可能還算不上二流,就算勉強擠進也要排到二流之末。但為劉瑁穩穩地將其壓制,怎么說他的個人武力也能排到二流中上了。
一場仗打下來,劉瑁才深深地體會到戰爭是個腦力游戲,而戰場絕對是個體力活。劉巴不說還好,沒人他自己也能頂著。劉巴這么一說,他突然覺得渾身乏力,很是疲憊。有人依靠的感覺真好!
晚間,陸康又來了城外的劉營。一是探望劉瑁等人,二是送周泰回來。
因為周泰在城里實在呆不住,拔出箭、處理完傷口后,周泰死活要出城,說是要保護主公。陸康感動周泰的忠心,無奈之下只好將他送回了劉營。結果回到軍營,這家伙倒頭就睡,呼嚕聲響震天。用他的話說,睡在軍營里就是踏實。
劉瑁睡得正香,劉巴也沒派人去叫醒他。
陸康自然理解,與劉巴單獨聊了許久。這兩人本是認識的,準確來說,劉巴年輕時游學,曾到廬江拜會過陸康。而陸康也是非常認可劉巴的才能。
社會從來都很現實,所以才有“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說法。
有個好的家庭背景在這個時代猶為重要。卻說孫策也算是名門之后,因為孫堅的名聲從長沙開始到平黃巾立功,再到討董獨領風騷,官拜破虜將軍。但武將出身的孫策依然不入士家之眼,就象陸康看不起他一樣。
但是劉瑁卻得到陸康的極力推崇。
劉焉本是名士,官及九卿,又成封疆在史,他那一脈本就是記進皇家族譜的漢室宗親。劉瑁就算什么都不做,走出去不一定能得名士猛將親徠,但要招一群三教九流中的佼佼者在身邊還是沒問題。
投胎是個技術活兒,穿越也是個技術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