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峰與老人是單線聯系,不經過其他人,最大限度的為那個基地進行保密。
拿到尚方寶劍,劉曉峰終于可以放心大膽地接收幸存者了,同時他還拿到了最高級別的行動權利,可以調動一些他認為有必要的資源讓二十一世紀的科技留在這個世界。
面對全世界的封鎖,任何一個可以增加自己底蘊的機會都不容錯過!
解決了自己遇到的難題,劉曉峰又開始了自己的倒爺生涯,只不過這次有了老人的支持,他做的是心安理得。
其實對于未來的很多信息他還是有所隱瞞的,因為其他世界的歷史實在沒有太多的參考價值,說出來反倒會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說到底還是要有足夠的實力,否則玩的花樣再多也只是花架子,自己的實力上去了,遇到問題懟過去就好了,管他是毛熊還是白頭鷹,不服就干。
歷史證明,干幾仗以后就沒人敢作妖了。
嗯,確實是打了幾仗……
說道打仗,貌似除了李元喆、劉曉峰和王守仁,其他的群員都要打仗了,而且打的規模還挺大。
按照戰爭規模大小排列,許書成和成群的喪尸戰斗只能算是小打小鬧,要看大戰還是要看看小武夫妻對世家的戰爭。
李治得到小武的支持,從原來慢慢削弱世家變成與世家撕破臉,直接付諸武力,清理在華夏盤踞了幾百年的門閥勢力。
小武在自己的世界要清除世家門閥的勢力要比李元喆容易的多,因為她有很多的寒門人才可以用,從李淵開始,大唐推行了幾十年的教育制度在李治繼位前終于顯露效果,雖然培養出來的人才質量不太高,但數量不少,可以迅速接替士族空出來的位置,不需要冒險去搞新的行政體系,只需要讓權力下沉就可以,不用擔心出現地方上的權利真空。
李治拜蘇定方和劉仁軌為帥,率領十萬的火器部隊,十萬的騎兵,十五萬的步兵,五萬的水軍,總共四十萬兵力直接從關中往外橫推,如同梳子一般將各個地方細細的梳理過去,凡是不合作的全都扔到了礦山去挖礦。
小武與李治不同,李治要的是皇權穩固,小武要的卻是改變大唐。
所以在大軍掃過的地方,小武學著李元喆搞起了土地國有,把上千萬人變成了朝廷的佃戶,一下子就掌握了地方上的權力。
說起來這兩口子從小武顯露出自己的實力之后,兩人的關系就從夫妻漸漸向合伙人轉變。
李治只要皇權在李氏皇族之中傳承,小武只要不取代李氏天下,他就當作小武的改革不存在。
小武清楚的知道自己雖然可以成為女帝,建立起一個武周王朝,但最后還是將統治權還是要交到李氏皇族手里,她不想華夏在這個權力交接的過程中再出現過多的內耗,所以也沒打算按照老路走,在改革之余把相當的精力用在了培養自己的兒子身上,希望兒子可以繼承自己的意愿,繼續帶領華夏騰飛。
不管李治是不是真心,小武都不擔心他會威脅到自己。
女皇就是這么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