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李元喆對周邊的國家沒興趣絕對是扯淡。
高原上的鹽湖,草原上的草場,北方的礦產,南方的土地......所有的這些東西他都恨不得劃拉到自己兜里。
土地這東西多少都嫌不夠呢!
李元喆不是圣母心泛濫的人,更不是什么傳統意義的圣明君主,而是看過后世千年歷史的人,知道土地對于華夏的重要性。
大唐現在只是面前繼承了隋朝的四百六十七萬平方公里的版圖,加上還沒有消化的東突厥的三百來萬平方公里才七百多萬平方公里,勉強和兩漢差不多,習慣了后世的廣闊疆域,李元喆怎么可能滿足于現在的疆土面積?
別看大唐目前才有兩千多萬人,等到高產作物普及和醫療技術的進步時,人口數量必然會爆發式增長,用一句流行的話來說就是他要為后代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
不管周邊的國家和勢力是怎么想的,該出手的時候李元喆絕對不會手軟。
而且他已經選好了一個目標——吐谷渾。
伏允最近一段時間可不太安穩,和吐蕃眉來眼去的,還把手都伸到了西域的上路上,多次次派出騎兵冒充馬匪襲擊絲綢之路上的商隊,有兩次甚至劫走了皇家商行的貨物,殺害了五十多名的商隊護衛。
不說他們阻礙了絲綢之路的通暢,僅僅是他們劫掠了李元喆的貨物還殺了他的人這兩點就是他所不能容忍的!
大朝會開始,李淵和李元喆同時入座,百官開始朝賀,各國使節也送上了禮物和祝愿。
之后是朝堂的幾位大佬向皇帝和百官做總結報告,內容基本上在大朝會前就下發到了各部,此時在大朝會上再次匯報一次僅僅是在向各國的使者展示肌肉而已,當然,拍馬屁也是必須的,只不過拍馬的對象主要是太上皇。
李淵還是很樂意聽聽臣子們的奉承之語的。
他的想法是朕既然干了皇帝大半的活兒,那也應讓天下人都知道啊!
怎么告訴天下人朕也在為大唐的強盛而操勞呢?
聽聽百官的馬屁自然就知道了唄!
李元喆對臭長臭長又沒什么營養的朝會興趣缺缺,要不是照顧朝廷的顏面,他都想要取消大朝會這種歌功頌德的玩意了。
所以工作報告一結束他便省略了幾個小的環節,直接上干貨。
天帝三年的第一項重大決定就是給官員們漲工資。
唐代的官員俸祿一般由祿米、人力、職田、月雜給、常規實物待遇和特殊實物待遇幾部分組成。
在此之前李元喆就進行過一次官員俸祿的改革,收回了外官的職田,改發工資,但沒有取消祿米、人力和月雜給,實物待遇也有保留,因此官員的俸祿構成還是比較復雜的,基本接近于后世的供給分配制,幾乎承包了官員的衣食住行和吃喝拉撒在內的所有東西,其結果就是朝廷發工資的時候不僅需要占用大量人手,還容易出現一些錯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