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曼處理內部蛀蟲的手段可要比李元喆還激烈。
不說是清洗也可以稱之為寧殺錯不放過了。
一番操作下來,三省的各級官員有近二分之一下臺,換上的全都是經過幸存者培訓的人員。
她也想明白了,幸存者給自己留下來的這些人不能只待在基地里學習理論知識,還要結合實際才能更快的成長。
不僅是重新清理地方上的那些懈怠和帶有投機心理的人,連軍隊也增加了主管思想教育的崗位,把思想教員直接設立到了連級單位,徹底掌握住士兵的思想狀況,對士兵灌輸愛國思想,讓士兵們明白自己的使命感。
三省在打土豪分田地之后,農戶基本都擁有了自己的土地,曹曼在民間的威望很高,只不過曹曼一直沒有注意利用這個優勢,現在回過頭看看,她發現自己的優勢還是不少的,至少能通過自己的威望來充分的發動底層百姓。
曹曼不差錢,三省的人口也不算多,因此曹曼定下的賦稅也很低,經過將近三年時間的積累,老百姓的生活要比以前好了許多,算得上是國富民強。
整頓過后,曹曼立刻重新給自己的武裝力量換裝更先進的裝備,開始積極擴軍備戰。
她下一步的目標就是官府資源豐富的西北地區。
西北地區面臨著北方的威脅,腐朽的朝廷沒有能力應對,抵抗外敵的責任自然而然的便落在了她的身上。
當然……兼職刷刷威望的想法也是有的。
她躲在偏遠的西南一隅埋頭種田,影響力還是太小了,而且作為反賊,名聲也不好聽,但到西北去抵抗外敵就不一樣了。
保家衛國是真的,刷聲望也是真的,等到干倒北方的大敵,便是她席卷南北的時候了。
曹曼找到了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一直目標明確的文總那里動作就比較大了。
文總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大規模北上之前開辟出足夠的糧食產區。
大島之上經過兩年多的開墾,已經開辟出將近一百二十萬畝的農田,棉蘭老島上也開辟出了八十多萬畝的土地來種植高產作物,另外還派兵把琉球給徹底清理了一邊,也開發出五十多萬畝農田。
在種田這件事情上文總和五百廢是認真的,兩百五十多萬畝的土地并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還在不斷的開發新的農田。
他們的目標是在海外開發出至少四百萬畝良田。
為了保證這些開辟出來的土地能發揮出作用,迅速產出大量糧食,他們幾乎將大明沿海地區“打劫”了一遍,向這些地方移民超過了三十萬,導致大明將沿海地區的居民向內遷移了五十里,大明的海洋從此變得不設防。
大明如此不配合,五百廢也不是什么好人,多次從瓊州登陸動員移民,最遠的一次一路沖到了桂州府,從桂地帶出了超過六萬人。
而且他們到了瓊州府就不走了,將這里打造成了一個橋頭堡,為未來與大明正式交戰做足了準備。
穿越集團的動作惹怒了大明朝廷,但是后金對大明的攻勢也加緊了,相比來自海外的威脅,陸地上的敵人明顯威脅更大,大明朝陽派出了幾波特使前來招降,想要以招安的方式穩定海疆。
不過穿越集團已經打定主意與大明撕破臉了,也就沒有接受招安,而是當了大明的雇傭打手。
是的,文總他們認為不能在法理上樓下造反的把柄,選擇以大明朝廷合作者的身份介入遼東戰局。
大明已經到了風雨飄搖的最后時刻,沒有能力靠自身的力量擋住韃虜,韃虜入關會帶來怎樣的破壞用腳跟想都知道,文總他們不想看到那樣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