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五千波斯騎兵只剩下了不到兩千人。
他們怕了。
唐軍的火器與赫舍里告訴他們的不一樣。
在赫舍里口中,唐軍的火器僅僅可以用來炸開城門,最多是用拋石機發射,根本沒有遠距離殺傷的威力。
赫舍里告訴士兵,只要和唐軍拉進距離,唐軍火器的優勢就發揮不出來了。
之前與唐軍騎兵的戰斗說明赫舍里的話是真的,近身交戰時唐軍也就是那種長槍強一些。
但他們不知道,他們遇到的根本不是唐軍的火器部隊,而是普通騎兵,眼前的這支小規模騎兵才是才勉強稱得上是火器部隊。
火器部隊到底是什么樣子的,波斯人根本餓就沒有概念,更不可能適應與強大的火器部隊作戰。
他們想不到有什么樣的軍隊能打敗眼前的唐軍。
跑吧!
打不過就跑不丟人,畢竟小命最重要。
唐軍直到敵人跑出機槍的射程才重新上馬。
不帶水套的機槍也不要了--打過幾百發子彈的機槍溫度能直接拿來當燒烤了用,追擊敵人的時候就別想再帶著這些玩意了。
近衛軍和神機軍上馬追擊敵人,留下一個小隊看管這些戰時派不上用場的機槍。
裝備后裝步槍的騎兵更喜歡下馬作戰,在顛簸的馬背上開槍準頭太差了,特別是還用著單發擊針步槍的神機軍騎兵,感覺手里的步槍還不如配發的鋼弩好用。
不過他們拍拍掛在戰馬脖子上的褡褳,兩把裝滿彈藥的轉輪手槍讓他們再次信心爆棚。
管你是輕騎兵還是重騎兵,在十毫米定裝彈藥面前眾生平等!
兩支部隊的騎兵不緊不慢的追在波斯騎兵身后打移動靶,等到距離赫舍里的主力不到十里的地方,這支斷后的波斯騎兵終于是全部倒在了他們的槍口下。
前方的近衛軍第一團和第二團已經堵住了赫舍里的逃亡路線,三千騎兵顧不得打掃戰場,立刻整隊出發,去攻擊赫舍里的后路。
波斯大軍已經停了下來,大軍之中,赫舍里正帶著親隨在祈禱,祈禱自己派去和唐軍談判的使者能夠讓大唐放他們一條生路。
戰爭打到這個份上,結果已經沒有懸念了,波斯大軍的失敗已經注定,只能向大唐祈和了。
蘇定方、程咬金二人接待了赫舍里的使者。
使者給出了赫舍里交待條件:“尊貴的唐國將軍,我的主人赫舍里將軍對自己此次魯莽的行為向大唐道歉。”
“主人的原話是,戰爭是殘酷的,殺戮過后不應該牽連無辜者。主人原意放下武器,只需要大唐保證波斯士兵的人身安全,并允許波斯帝國將我們這些放下武器的士兵贖回,為了表示誠意,我軍此次在西域的收獲都將先給偉大的大唐皇帝陛下,不作為我們的贖金。”
“當然,如果仁慈的大唐皇帝原意就此放我們離開,主人將會以赫舍里家族的名義發誓,將全力阻止波斯帝國對大唐的報復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