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被稱為半個圣人,但他畢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陜西的民亂起因在天災人禍,而不是他父親,朝廷沒有反思自己的錯誤,反而甩鍋給一個老人,這樣的朝廷還有什么值得他效忠的?
反正百年之后大明就會因為北方的威脅而陷入長期的混亂,最終被外族奪了這萬里江山,還不如他現在就推翻昏庸的朝廷。
他手中有幸存者留下的寶藏,還有聊天群這樣的外掛支持,不敢說把華夏變成世界上最強大最文明的存在,但是一定能避免鞭子入關帶給這片土地的毀滅與沉淪。
所以他王守仁要反了,要提前終結讓人失望的大明,建立一個新的、強大的、永遠不會被人欺負的國家!
他要阻止未來的一連串悲劇,將這片古老的大地帶入一個新的時代!
王守仁一提出自己要造反,群員們都是熱情非常,出錢出力的大有人在。
這是一次投資,一次只賺不賠的投資,沒有人愿意錯過。
王守仁沒有多想,直接照搬曹曼的起家策略,取代大明從西南開始。
造反的第一步是什么?
當然是招兵買馬!
這幾年王守仁我在山旮旯里也不是純粹的學習與坐看風云,幸存者為他培養了上萬的學生,這些人將是他逐鹿天下時最可靠最有力的班底。
幸存者在王守仁的世界還是做了很多事情的,他們通過本身的知識和技能,以及其他世界的幫助,將大明世界的技術水平提升到了僅次于小武世界的高度,武器裝備方面進入了后裝武器時代。
盡管受限于人才的因素,后裝武器沒辦法在本時空批量生產,但是卻可以接收其他世界相同水平的武器。
李元喆和文總將所有退役的后裝擊針步槍免費送給了老王,只要三個月的時間,他就可以組織起一直規模在一萬五千人的輕火器部隊。
劉曉峰送給他三十門前裝線膛炮和大量的彈藥,足夠他的部隊壓制明軍的炮火了。
云燁無愧于大唐最大軍火商的美譽,大手一揮,送給老王一萬套軍服、五千具弓弩、二十萬支箭和兩百萬發子彈。
小武送給了老王一萬套單兵裝具和三千把橫刀。
曹曼送給老王一千輛適合在山地行進的軍用推車。
李元喆和小武原本還想給老王送一批戰馬,無奈老王手里沒有什么積分,沒辦法從群店鋪里購買活物,兩人只好作罷,改送他一萬噸糧食。
在古代招兵買馬,糧食永遠比金錢好用。
在群員的幫助下,王守仁在短短的一個之內就建立起了一支三萬人的隊伍。
等到李元喆回到長安主持天帝六年的元日大朝會時,王守仁已經出兵攻下了龍場,開始大規模招兵買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