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老爺子也明白,周圍村里、親友有幾家能拿出一兩銀子的?
村長家倒是有,可他敢借嗎?因為借了就得給高額利息,而且過期不還就變成利滾利了。
家里的糧食賣賣,總能湊出兒子保命的藥費來,就是年根賣糧賣賤了,唉!
至于家里人吃的,就等以后再想辦法吧,先把冬天挨過去再說,往年吃整年的草根也不是沒有過。
老吳氏默不作聲,她也想不出其他的辦法。
葉槐山雖然回來了,但另外兩兄弟卻任然留在礦上。
所以次日晨,葉老爺子帶領全家能動手的,到倉房一起用麻袋分裝高粱。
裝了整二十袋,葉老爺子才讓眾人停手。
他看著剩下不多的糧食嘆了口氣,皺著眉頭出去找牛車了。
這二十袋糧食有兩千斤重,得分四次賣,不然山路難走不說也容易翻車,而且萬一牛傷著了他們也賠不起。
看著葉老爺子出了門,留下的幾個媳婦臉上終于露出了心疼的神色。
真是要了命了!
兩千斤的糧食啊!
豐收了他們卻還得餓著肚子,除了老吳氏、小吳氏及不懂事的孩子,幾個媳婦心里都開始埋怨起葉槐山來。
你說怎么別人不出事就你出事呢?真是一點用都沒有…
因為家里都是婦孺,所以葉老爺子又另請了三個族人幫忙搬運。
忙碌了一整天,糧食賣了,葉老爺子拿到了二兩銀子。
糧食賣賤了不少,他很心疼可也沒有辦法,因為現在正是急用錢的時候。
這二兩銀子,對于曾經的葉家來說是筆巨款,可現在卻像個扔進池子里的石頭子,只是濺起了一點水花兒…
醫藥費用還是不夠,還得去借!
于是次日老吳氏出動了,先是村里的族人,然后是村人,接著又去了親戚家。
她的親戚家也就自己的娘家、女兒婆家及幾個兒媳婦的娘家。
所有親友能借來的錢合在一起一兩又五百個錢,其中女兒家借的最多,八百錢,而娘家那么困難也借了五百錢。
好在及時用了藥,而且葉槐山也正處于壯年,所以病情很快穩定下來,在到家的第三日凌晨清醒了。
想到舉家借債給他治病,這個三十好幾的農家漢終于忍不住流下了心酸的眼淚。
小吳氏坐一邊小心的伺候著,就怕他哪里沒養好留下了病根。
老吳氏雖然肉疼花出去的銀錢,可她更疼自己的兒子。
“槐山啦,別多想啊,你現在首先就得好好養著身子,這樣才能對得起咱撒出去的銀子啊!你可千萬別花了銀子身子卻沒養好啊!”
老吳氏一副慈母心腸,聲調也平平穩穩的,葉槐山聽后心里也好受了點。
夜里,老兩口閑話家常。
“咱們家這次可能是被什么沖撞了,后天是初一,我去城隍廟拜拜去去晦氣,也保佑咱老二老三能平平安安的。”
昏暗的燈光襯托下,老吳氏臉色顯得蒼老而又無神。
葉老爺子抽著老煙桿子,沒有做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