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夏建國之初,為穩固社稷,安寧黎民,太祖執劍為筆,于天壇之巔,賜下一萬八千八百六十七字古訓,立圣旨傳世后人,奉古訓鑄于天壇玉碑。
太祖圣言,凡我大夏之民,皆須永記古訓,萬古不可遺忘,競選者在一炷香之內將太祖古訓的內容默寫一篇既為合格,以書寫時間及內容準確度裁定排名。
太祖古訓自幼習之,文臣武將盡皆瞻仰,故此題一視同仁,不分文武,望爾等認真作答,若有投機取巧作弊者,革一切功名,罰三代族親,慎!慎!慎!”
當廣場上的競選者看清考題的內容后,先是呆了呆,接著,眾人一個個的露出一絲苦澀的表情,滿臉無奈的撓著頭,競選者們全都抓耳撓腮的開始苦思。
“這-----這是什么題目啊?”
“就是啊,怎么能考這種題呢。”
“不是分文題和武題嗎?怎么一道題就給打發了?”
“要是早知道考太祖古訓,來時就該去天壇轉一轉。”
“唉,多少年沒有看過太祖古訓了,忘得都差不多了。”
“完了,之前做足了準備,但是唯獨沒有復習太祖古訓。”
看到廣場上的競選者們全都露出措手不及的表情,臺下那些家屬們也都跟著著急,要不是臺下有禁衛軍守護,臺上有翰林院的學士監督,他們早就幫忙作弊了,但現在根本沒有機會。
看著競選者和臺下家屬們的反應,南宮雄霸滿意的捋了捋胡須,為了想出這道考題,他不眠不休的思索了好幾宿,現在好了,終于難住了那些競選者。
眾人之所以露出這幅苦澀無奈的表情,并不是因為南宮雄霸的這道考題有多難,相反,這道考題太簡單了,但就是這種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考題,難倒了臺上的一眾天之驕子們。
這篇太祖古訓是所有人讀書學字時的啟蒙教材,太祖古訓里的內容涉獵很廣,包含了政治、軍事、民生、律例、禁忌、皇室家規,是太祖皇帝留給后人和臣民們的警示之言。
普天之下,不論私塾還是學館,待到學生認字可以書寫的時候,都要背誦太祖古訓,還要用太祖古訓里的內容練習筆法,等學生們將太祖古訓熟記于心之后,才能學習其它知識。
按理說,既然大家小時后都學過太祖古訓,現在看到這道考題后,應該歡喜雀躍才對,為什么一個個的全都愁眉苦臉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他們現在全都忘得差不多了。
這些人除了小時后默寫過太祖古訓之外,后邊基本上就不怎么接觸古訓了,更沒有時間去默寫古訓內容了,即使還記住一點內容,也是殘缺段落,根本無法連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