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交通的噪音幾乎減少了多達70%,鳥類的歌聲以前被汽車聲所淹沒,現在它們可以歡唱的叫著求偶,迎接屬于它們的最好繁殖季。”
“這場病毒也同樣波及到了動物。”方瑩不同意的說道。
“是的,動物與人類共同生活在一個天空下,呼吸著同樣的空氣、飲用著一樣的水源,所以,人類感染,動物也會感染,但是,就像人類沒有全部變異一樣,動物也是如此。”陳曉回答道。
“你看,現在的空氣污染也沒有了,天空出現了久違的藍色,萬里晴空。”回答完方瑩的疑問,他又繼續說道。
“看見那個高山了嗎?被霧霾遮蓋了20多年了,現在地球得以再次呼吸,我們又看到了它。”陳曉指著遠處的層巒疊嶂的山峰說道。
“我國南面的那片渤海灣,每年都有上萬游客去觀光,現在游輪沒有了,這等于讓水面下安靜了25倍,這讓水下生物的生存有了喘息的機會。”
“各大喧囂的城市,由于人流量減少了90%以上而變得安靜異常,動物們也開始享受起了城市生活。”
“看見咱們身后的鹿群了吧,它們原是靠生態區的游客喂養生活的,吃著餅干、糖果,喝著礦泉水,但病毒爆發后,游客消失了,它們也失去了食物的來源。”
“但你看,它們并沒有因為人類的缺失就被餓死,存在它們血液里的記憶也許復蘇了,老鹿想起了這里有它們曾經吃過的食物,所以,鹿群在龐大的城市中享受著野草,適應著荒蕪的人類城市。”
“可那些都是荒草。”方瑩說到。
“隨著氣候的好轉,雜草、枯木一定會再次變成青草、樹葉和香草的。”陳曉看著不遠處的鹿群說道。
方瑩也看向鹿群,竟然發現有些鹿竟然用蹄子撥拉出地下的已經變綠的草根。
“看見了嗎?那綠色就是大地重新復蘇的證據,即使從前的動物,似乎從我們人類的投喂行為中獲益,但很多情況下,沒有我們,它們會活的更好。”
“我們缺席的時間越長,動物們生活的就越自在。”
“這次的病毒爆發,不管是天災還是**,都讓地球得到休養,讓大自然得以有重新復興的機會。”
“聽您這么一說,感覺末世的前景還一片美好。”方瑩總結道。
“對自然界來說是個好事,但對人類來講卻是災難。”陳曉搖搖頭說道。
“人類原有的文明古跡將會慢慢消失,城市或被森林重新覆蓋,或是沙化變成只剩下鋼筋混凝土的殘垣。”
“然后,還要面臨著人類的另一個分支——喪尸,來重新爭奪自然界生物領域的第一霸主。”
“那么,詭異的氣候是大自然要消滅人類的手段嗎?”方瑩問道。
“我想不是,應該是讓人類停下來,慢下來。”陳曉說道。
“這幾個月的高溫,我想你一定知道很多的地方都缺水,但太陽無法炙烤干地球上所有的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