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晚伊把名單推辭了一下:“康平叔,都是你挑選的人,不用看”
時間流逝。
安楊村的人,看著楊家大房和二房的玉米,變成玉米糖一車一車拉往安市,繼楊家大房和三房之后,楊家二房也拉回一臺大彩電,這可讓村里的人,嫉妒的心里比喝了陳年老醋還酸。
這種酸,沒有持續多久,又看見楊晚伊家的三十多畝玉米地,在村里的短工幫忙下,一車一車掰回來,都變成玉米糖,又被楊晚霄一車一車拉往安市,心里更是癢得不行。
閑來沒事,很多人就坐在一起,琢磨,怎么能夠跟上楊家三房這條做糖的船,也分一杯羹。
年輕膽大的楊永豐,直接跟在楊晚霄和林英豪送貨的后面,直接摸到到安市市場。
偷偷摸摸跟在兩人身后,一直跟了三個批發市場,被楊晚霄發現,逮了一個正著。
一番恐嚇之后,楊永豐什么都招了。
原來‘楊記糖果’的花生酥糖、玉米糖,一傳十十傳百,傳的整個黃豐鎮大多數人都知道了。
大家嫉妒的眼睛都紅了。
就有一些心思活躍的,直接找上了楊永豐,讓他跟著送貨的楊晚霄,就是想要打聽一下,這么多糖,楊家都賣給誰了?
弄清楚銷售渠道后,下一步就是找人打探楊晚伊這邊的制糖秘方。
這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花生酥糖,左右不過那些工序。
只要解決了銷路問題,多花一些時間,自然能夠找到制糖的方子。
楊晚霄晚上回來的時候,一臉懊悔,將楊永豐的所作所為都說了之后問道:“晚伊,都怪我發現的太晚,他跟了我三個批發市場,這下咱們大部分市場都被他們知道了”
楊晚伊沉思。
從做糖那天起,她就料到,日后肯定會出現新的競爭者。
“小哥,別慌,這下商戶,都跟咱們做了這么久的生意,大家相處挺融洽,應該沒有那么容易變卦”楊晚伊想了下,把心中的想好的說辭講了出來。
“小哥,你這樣,明天送貨的時候,多跟商戶聊聊,口碑及信用的事,還有商品質量的問題,順便再舉個案例,就說誰家新換的供貨商,吃食品質不過關,批發商為此攤上事,還名譽掃地,差點連生意都做不下”
“多強調咱們‘楊家糖果’用料實在,口味一致,做工干凈,從咱們這兒拿貨,可以保持他們良好的口碑”
酒香還怕巷子深。
做生意,肯定要維護好自己的營銷手段。
只要穩固住這一批批發商,也不怕競爭對手,從他們的市場上入手。
楊晚霄聽了后,連連點頭。
“晚伊,這招我看可行”
第二天,楊晚霄與商戶結賬的時候,不經意就把這番話說了出去,可謂是提前給商戶打了一個預防針。
也幸好,兩兄妹反應比較快。
不到一周后。
果然有人拿著花生酥糖,去了安市,一家家想要撬動‘楊記糖果’的生意,均被批發商一臉拒絕,那人主動把價格降了兩毛,批發商心里越發覺得此時不可行。
楊晚霄很快就從商戶的嘴里,得到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