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楊晚瀏的遭遇,桌上的人都沉默了。
老太太的臉也沉了下來,想起自己當初的所作所為,心中生出愧疚來:“不賣,不賣,誰都不賣,奶奶剛才那是打個比方。”
楊晚瀏瞪著兩只大眼睛,似懂非懂,微微顫抖的身子,揭示出他此刻還是很害怕的心情。
楊晚伊一把將弟弟抱在懷中說道:“有大姐在,誰都不敢賣咱家小六。小六,放心,咱家現在有的是錢,能把咱家小六供出大學生來。”
楊晚瀏窩在大姐的懷中,覺得很溫暖,但是想起當時的遭遇,還是有怕:“大姐,小六會乖乖包糖紙,會自己掙錢的......”
楊晚伊的臉沉了下來:“以后不要再拿賣孩子說笑?”從弟弟的表現來看,還沒有走出當初被賣的陰影。
老太太的這頓早飯,吃的食不知味。
楊晚伊在家歇了一天,徹底不燒了,就著急去開脫鄭市的市場。
楊晚霄和易興修拗不過她,只好把她包裹的嚴嚴實實,租了一輛轎車去鄭市。
一路上,楊晚伊與易興修并排坐在后面,厚重的衣服下,藏著兩人十指相扣的手,易興修嘴角的笑,就沒停過。
鄭市按照后世的說法,應該能擠進一個新一線城市吧。
比安市、云市、陽市繁華了不少,市場上的商品種類,也更加齊全一些。
就連批發市場也大了不少。
楊晚伊在市場上轉半圈下來,就發現了很多安市沒有的商品,直到她在一個攤位上看到了果凍,眼中露出驚喜。
她怎么沒想到果凍呢?
這個東西跟糖一樣,身受孩子們的喜愛,承包了她童年很多快樂。
她喜滋滋的拿起一旁的袋子,邊裝邊問道:“老板?你這個果凍好不好賣?”
批發店的老板是個年約二十五六的瘦高個,叫賀建軍,店里雇了兩個人,負責平日里的顧客招待,他自個則喜歡坐在柜臺后面的椅子上,收收錢,看看最新的報紙和雜志。
賀建軍看雜志正入迷,突然聽見一個好聽的清脆女音,忍不住抬頭看了一眼。
好一個俊俏的小姑娘,一點兒也不比他剛才看得雜志上的女明星差,就是個子顯得嬌小了些。
他看看雜志,又看看問他價格的小姑娘,照片那有真人更吸引人?
賀建軍丟下手中的雜志,起身清了清嗓音,走到幾人身前說道:“好賣,就是貨源不多,這些果凍都是從南方發達城市運過來的。”
“姑娘喜歡,不妨多買些,這個果凍很緊俏的。”
楊晚伊嘴角的笑就更大了。
對于這個年代來說,果凍確實算得上稀罕玩意,她記得這東西是從西方傳進來的。
不過要說起果凍的發源,與古時候的涼糕有些想像,主要原料都是白涼粉。
她曾經為吃的健康,也嘗試過自己做果凍。
做果凍很簡單,麻煩的就是果凍的封裝問題,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封裝機器,若是找不到機器,工序要麻煩上許多。
不過,越是有困難的生意,未來的市場空間就越大。
楊晚伊的眼中全是亮光:“老板,我要是生產出果凍來,比你這個口感更好,味道種類更多,你要不?”
這個小姑娘可真敢說大話?
這果凍是那么容易生產的?
賀建軍一臉懷疑不已的表情回了一句:“小姑娘,你要是真能做出這個果凍來,有多少?我要多少?”
“這有什么難的?不過提到果凍前,我想請老板嘗嘗這兩款糖?”
楊晚伊知道對方不相信她能做出果凍來,倒是也不急于解釋,反而從小哥的背包里掏出兩顆糖遞給瘦高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