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楊晚伊滿意的點頭,劉榮掛著笑問道:“晚伊,今天有些晚了,那你們先休息,明天吃過早飯后,我帶你帶廠里轉一轉。”
送走劉榮后,楊晚伊去了隔壁楊晚宇的屋里:“二哥,二嫂,宿舍的環境簡陋,不如家里自在,你們看下還有什么要添置的?”
楊晚宇一般整理行禮,一邊笑得滿意:“已經很好了,床和被褥都是新的。”
宿舍的環境,比他想象中的好多了,甚至一點兒也不比老家住的差。
楊晚宇長這么大,第一次背井離鄉走這么遠,剛上火車很新奇,現在到了新廠,他的心情就有些復雜,一邊為成為糖廠的管理興奮,一邊為到了陌生地方不安。
“晚伊,分廠這邊是明天就上班嗎?”
楊晚伊笑笑:“小哥,我跟劉叔說好了,初八開工,明天讓劉叔安排人,帶你們在這附近轉轉,熟悉一下環境。”
楊晚宇的心中舒了一口氣:“那就好。”
一旁的李月月正好從洗手間出來,一臉興奮:“晚伊,這個宿舍的茅廁,跟你家新蓋的廠房那邊一樣,上完之后用水一沖,連味都沒有。”
“茅廁就在屋里,冬天不怕凍屁股,太實用了......晚伊,這城里人就是比咱們鄉下人聰明,連一個茅廁都弄得這么干凈。”
楊晚伊忍笑不已:“二嫂,入鄉隨俗,這兒稱之‘洗手間’。”
“洗手間?”李月月默念了兩遍后,恍然大悟:“懂了,他們城里人把洗澡和‘解手’單獨設立一個屋,簡稱洗手間?”
“晚伊,你看這城里還有沒有什么講究的?都跟我說一下,免得我鬧出笑話丟人。”
李月月的性子落落大方,一點兒也不扭捏,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明顯比楊晚宇要好上一些,這一晚她拉著楊晚伊聊了半個小時。
認真且努力的,在適應新環境。
第二天早上,劉榮一大早來陪楊晚伊他們去食堂吃飯。
食堂蒸了小籠包,煲了粥,配了兩個小菜,李月月吃下一個小籠包后,小聲在楊晚伊的耳邊吐槽:“晚伊,這城里的包子,個兒太小,以你二哥的飯量,一頓飯,二十個都不夠吃。”
楊晚伊愣怔一下,突然反映過來。
楊晚宇和李月月兩人,都是沒出過遠門的,以前也就是去過安楊村附近的幾個鎮。
農村人上街,最喜歡買的就是大肉包。
小籠包這個東西,太精細。在安楊村附近的幾個鎮,沒有市場,也沒人賣。
兩人是第一次吃小籠包。
“二嫂,這個叫小籠包,是這個地方的特色。”楊晚伊給李月月解釋完后,又對楊晚宇說道:“二哥,喜歡吃,多吃些,糖坊干活很辛苦,吃飽才有力氣。”
“不用在意他人的眼光和看法。”
劉榮是個極有眼色的人,他聽了幾人的對話,連忙起身又去搬了兩籠小龍包過來:“晚宇,能吃是福,咱們食堂的飯菜,一周七天不重樣。”
言下之意,就是喜歡吃小籠包,今天就多吃些。
飯后,幾人去了一趟糖房。
劉榮指著車間里的已經建好的五個爐子:“晚伊,你是不是擔心糖廠的銷量,所以才只建造了五個爐子?”
楊晚伊搖搖頭,她在老家的時候,就對自家的燒煤的爐子有些不滿。
“劉叔,我在海市認識一個工程師,是做機械設計的。我聯系他初九來一趟”楊晚伊走到爐子面前,看了看下面燒煤的空道:“咱們糖廠的生意,肯定是越做越大,光靠這種落后的生產設備,是不行的。”
當初之所以決定在蘇市辦分廠,她便在考慮劉明達的機械廠開在海市,能給這邊提供不少幫忙。
“劉叔,這邊能不能買到那種特大的電飯鍋?”
她想在自動化機械還沒做出來之前,先試一試那種大的電飯鍋,應該比人工好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