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晚伊明白兩位老人的心思,但是她有她的考慮:“周神醫,既然你連這個錢都不想要,也肯定不在意,分我奶奶一半利潤。”
兩個老人對視一眼,都有些迷茫。
卻聽見楊晚伊繼續說道:“我知道周神醫不缺錢,也知道奶奶不愁吃喝。但我聽說老人手里有點兒錢,心里才安生。所以,我決定,幫你們兩個人開個存折,賺得這個錢,都給你們存起來。”
見兩個還想說推辭的話。
“周神醫,奶奶,我想起來,廠里還有一些賬目沒理清楚。”楊晚伊故意把理由離開。
留下老太太和周時珍,面面向覦。
倒是老太太率先開口:“哎呦,這個丫頭也真是不聽勸,非要給我辦個什么存折干啥?我老婆子不愁吃穿,要那個錢干啥?”
楊晚霄:“......”。
三奶奶啊,你的嘴角快咧到耳根后。
明明心里高興的不行。
嘴里還要當著眾人嫌棄。
再看一旁的周時珍,也是滿意的嘴角的笑,就沒停過。
他實在不想在這兒。
看兩個老戲精,在這兒表演,口是心非。
....
1996年的5月1日,正值國家法定節假日。
是周子騰和黃曉霜的婚禮。
楊晚伊一大早就開著機動三輪車,帶著弟弟妹妹和奶奶去了周家村。
村里有很多人都在‘楊記糖果’的廠里上班,凡是遇見楊晚伊的人,都熱情的上前給她們幾個打招呼。
“晚伊,你表哥的婚禮還早,要不要來我家喝一碗茶?”
“三奶奶,走了一路,口渴了吧?要不要下來喝杯茶再走?”
周家村的人熱情的超出楊晚伊的預料。
不回應又怕人家心里不舒服。
一路上,她都微笑著重復一句話:
“不用了,謝謝。”
老太太沒忍住感嘆一句:“來過周家村無數次,也就跟你來的時候,這里的人最熱情。”
她回想起,過年周子騰定親的時候,她來周家村,村里人熱情歸熱情。
但是比起今天還差許多。
便明白,自己這個孫女,是真的得到了大家的愛戴。
一路上心里比吃了蜜還美。
一行人好不容易,才開到周子騰的家門口。
得到消息的楊鴻梅,早早等在門口,看見她們后,連忙從屋里迎了出來。
噓寒問暖,對她們熱情極了。
像是真的熱情。
又像是故意在村里人的面前,表現與楊家三房的親昵。
場面異常的歡樂和喜慶......
周家的村的人,都圍著老太太身邊,不斷恭維著她,讓她頗為受用,心情正美的時候,楊鴻娟帶著丈夫和兒子來了.....
遠遠看著周家熱鬧非凡的場景,心里就酸的不行。
再看看去磚廠才上班幾天的兒子,曬得黑黢黢的臉,心里就更加堵得不行。
“吆,這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楊家三房辦婚事呢,都喧賓奪那個什么了?”
老太太一瞪眼:“陰陽怪氣的。子騰是我老婆子的外孫,怎么就不是我們楊家三房的喜事?就你一天天的凈會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