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英豪一家人走后,村里人的奉承話就沒斷過。
“三嬸,要說,還是你們家這幾個孫女有福氣,一個個長得水靈靈,找的孫女婿,也是咱們十里八鄉都想嫁的俊俏郎。”
“是啊,三奶奶家,還真是跟當兵的有緣。大孫女婿是當兵的,二孫女女婿曾經也是當兵......三奶奶,你這三孫女婿,該不會也照著當兵的找?”
“哎呦,你操哪門子閑心?看看隔壁新蓋好的那棟小樓?人家三嬸給每個孫女都在村里蓋一棟小樓,你出去打聽打聽,誰家姑娘有這待遇?”
“可不是嘛,要說你家晚爾定親后,也該輪到晚珊了吧?”
老太太美滋滋的享受著眾人的追捧,一個沒反應過來,話題就被帶到自己的三孫女身上。
她愣怔一下,半晌才反應過來,馬上變了臉:“有肉吃,還堵不上你們的嘴?”
“我家晚珊今年才17歲,小著呢。”
老太太的變臉并沒有打消眾人的熱情。
要知道,楊晚珊跟著周時珍學醫快三年。
早在去年,就在周時珍的指導下,參與給病人診脈的事,其一身醫者沉穩的氣質,早就引來不少人惦記......
大家遲遲沒有行動,也是了解老太太長幼有序的做派。
如今,好不容易見證了楊晚爾的定親宴。
豈能放過楊晚珊這個熱門兒媳的人選。
“三嬸,十七八歲的姑娘,正是說婆家的好年齡,咱們村里好多個像晚珊這么大的姑娘,可都談好了人家。”
“是啊,三奶奶,你家晚珊可是同齡人中最優秀的,沒有道理要拖到最后。”
“這過了年,就滿18歲了。”
“現在有好人家,可以相看了。又不是說現在就把你家晚珊娶回家。”
一眾人七嘴八舌,都在勸說老太太,這可讓她有些招架不住:“哎呦,年歲大了,身體不行了,乏得很,我要回屋躺一躺。”。
老太太找了一個理由,退出人群,任由自己兩個閨女扶著她進了屋。
村里人有些不甘心。
“你們有沒有覺得不對?這不像是三嬸的行事做派。”
“該不會是,她當不了這個家?”
“沒道理啊?楊家三房的長輩,就只剩下她一人啊。”
“那可說不好,楊家三房的這幾個孩子,可都是靠著楊晚伊掙錢養著呢。以我看,這事還是要找楊晚伊......”
“找她?她不是已經嫁出去了嗎?”
“這就不懂了吧?說是嫁出去了,不過是不想委屈人家那個當官的對象。實則還是住在娘家,擔起這一大家子的責任。”
“有道理,不然為何,又在廠邊上起了幾棟小樓。這是出嫁不離家。”
......
就在村里人還在議論,楊晚珊的婚事誰當家時,楊鴻娟早已悄咪咪的摸到了老太太的房中:“娘,我給你捶捶腿。”
“你又要生什么幺蛾子?”老太太對自家這個大閨女的脾性,是摸得清清楚楚,知道楊鴻娟無事獻殷情,這其中透著蹊蹺。
楊鴻娟強忍住心中的怨氣,斟酌著自己心中的盤算。
這兩年以來,她用了無數種法子,始終與楊家的關系不咸不淡。
老太太始終不待見她。
她的五個兒女,也沒能如愿,進入楊家三房的廠內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