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之所以提出輪流持球單打,主要是借鑒18年西部決賽火勇大戰經驗,一心想著如何幫助球隊獲勝,但在蒂姆看來卻是假公濟私,故意為他自己刷分找個理由。
如此巧合,偏偏還不能做出解釋,李哲只能悻悻點頭、假裝驚訝。
蒂姆見他不接話,收起笑容走到眾人前方站定,“湯姆?佐伊也非常喜歡做賽前分析,我甚至懷疑他看到對陣出爐那一刻,就已經著手考慮如何跟我們打。他經驗非常豐富,必然會猜到我們可能使用錯位單打,所以這戰術執行起來大概不如你預想的那樣順利。”
哈克特幾人聞言愣住,剛才還說想到一起,難道卻不采用錯位單打?
李哲輕輕點頭,頗為認同蒂姆說法。
湯姆?佐伊在密歇根州立大學執教多年,拿到一次瘋三總冠軍,多次打進最終4強和精英8強,幾乎每年都能培養出一名NBA級別球員,格林那種刺頭進入NBA之后,在拿到3個總冠軍的情況下都還聽他建議,可見他在對癥下藥方面絕對有一手。
“我建議先試試,如果難度實在太大,我和德瑪爾放棄錯位直接單打,其他人隨時做好空切和投籃的準備,那樣或許會比較累但對方也很難發揮出防守優勢。”
李哲話音落下,會議室陷入短暫沉寂但隨即又活躍起來,這種打法要求精神高度集中而且每球必爭,打完一場比賽必然身心俱疲,可瘋三單場淘汰必須拼。
蒂姆扭頭看向教練組菲利普等人,“這種戰術有點像簡易版的DDM戰術,我們也考慮過,既然大家愿意嘗試,那暫時就這么打。”
總體戰術確定下來,眾人注意力又回到斯巴達人和殖民者的比賽上。
隨著時間推移,雙方拼得很兇,體力迅速下降,斯巴達人強隊優勢逐漸體現,超強執行力讓他們延續高強度防守,殖民者好幾次進攻才能打進一球。
最終,斯巴達人77比62戰勝殖民者,與特洛伊人會師第二輪。
眾球員看完整場比賽,對斯巴達人比賽風格產生初步了解,等到時候真正開打,基本上不會出現被搞懵的情況,這正是李哲為什么號召一起比賽。
蒂姆指著數據統計上的格林名字問道:“這人就是你說那個小動作特別多的家伙?數據很一般但作用很大,稱得上第二陣容進攻核心。你在新聞發布會上是故意挑釁?”
李哲回道:“我對他有過研究,他比較容易情緒激動,跟他對位多講垃圾話、動作稍微強硬一點,引誘他去做小動作,說不定會有奇效。”
吉布森等人點頭表示明白。
…
20號一早,特洛伊人全隊照常來到球館進行訓練。
教練組考慮到21號有比賽,制定的訓練量比較小,主要是弱側無球掩護空切籃下和定位掩護外彈兩個戰術跑位,用于配合之前確定的單挑打法。
因為武切維奇和吉布森移動能力比較出色,幾輪跑下來效果還算可以。
休息間隙,哈克特連連沖李哲招手,“快快快,快過來看。”
李哲尚未走近,哈克特已經對著手機屏幕朗讀起來。
“德拉蒙德?格林表示杰自己是一名球風良好的球員,但如果遇到杰米李那種喜歡炒作的球員,也不介意當一回球場惡漢。”
德羅贊等人聞言面露笑容,全隊都意識到格林已經上鉤。
“你發條推特,說我會在他頭上扣籃,他防守跟木樁一樣。”李哲隨口說道,倒不是真打算這么做,而是想要改變格林在比賽中的注意力。
哈克特照做,飛速編輯好推特發出去,坐等球迷和媒體進行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