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停回來,兩隊做出陣容調整,同時三上三下。
雷霆主要是用哈登換下塞弗羅薩,湖人主要是用武賈西奇換下科比。
雖然擔心武賈西奇防不住哈登,但李哲并未瘋狂單打,反而有意盤活全隊,每次進攻都耐心地等隊友跑位、不厭其煩地喊戰術,像打季后賽一般嚴謹認真。
他本意以為這樣會導致落后,可威少像是壓抑許久,連續出手投籃,各種花式打鐵。
加上湖人特意壓低攻防節奏,雙方出手次數大減,首節比賽最后四分多鐘時間,哈登總計只摸到一次球,而且還是進攻時間只剩最后五秒時,倉促出手未能命中。
如此陣容持續到第二節比賽首個電視暫停,兩隊換回主力球員。
杜蘭特有意接管比賽,開始借助擋拆連續錯位單打李哲。
兩人身高臂展從差距太大,李哲實在難以防守,只能選擇放投不放突。
看到這種情況,威少像是鯊魚聞到血腥味兒,也抓著李哲打。
菲爾始終不曾叫暫停做出調整,全靠科比和阿泰自主輪轉補防。
半場結束時,杜蘭特和威少在李哲頭頂命中7次投籃,但其中沒有任何一個是三分,而湖人進攻效率下降,單節20次投籃僅命中10次,雷霆以53比52完成反超。
中場休息時間,湖人全隊回到更衣室。
菲爾總結半場得失后,科比主動提出要盡快想辦法限制雷霆大量錯位單打。
菲爾表示教練組會思考對策,同時安慰李哲不要感到沮喪。
因為在他看來,三十支NBA球隊,控球后衛永遠是防守最薄弱哪一環,哪怕強如佩頓,也需要全隊幫忙協防喬丹,所以他不會有任何責備。
這個說法全盤否定所有努力,李哲相當不爽,但并未表露。
等到第三節比賽開打,李哲有意增加防守強度,好幾次在中線位置開始施壓持球人,遇到掩護又提前跟阿泰溝通,通過快速輪轉和提前延誤,成功減少自己被錯位單打次數。
雷霆進攻效率隨之下降,單節比賽20次投籃僅命中9次。
但因為防守強度大增,李哲和阿泰進攻效率也受到影響,科比遲遲未能找到狀態,湖人一邊僅有奧多姆高效地3投2中,單節只拿到19分。
帶著兩分分差,兩隊進入第四節比賽。
冰冷手感在兩隊之間延續,但李哲、科比、阿泰三人輪番沖進內線,用肌肉碰撞換取罰球次數,愣是在還剩最后兩分鐘時,幫助湖人以86比83完成反超。
…
隨著裁判鳴哨,比賽暫停。
NBATV解說席,卡馬拉手拿數據表,悻悻說道:“雷霆應該繼續針對杰米李,以他為突破口,通過單打獲取更多得分,其他方式效率都比較低。”
麥克海爾點頭:“我同意你這種看法!湖人全隊防守非常出色,但杰米李嚴重拖后腿,這也是為什么今晚杜蘭特和拉塞爾手感那么差,卻能在他頭頂多次得分。”
“布魯克斯教練肯定也能想到,就看是否做出安排,畢竟不是每個隊伍控球后衛防守都那么弱,這次能行下次難說,現在雷霆全隊處于磨煉技術階段,必須有所取舍。”
“對!讓球員感覺比賽太輕松也一定是好事。”
“作為解說,我們必須保持公正,現在聊聊湖人應該如何鞏固領先優勢?”
“我認為應該用費舍爾換下杰米李,雖然防守也一般但卻有三次搶斷…”
暫停轉眼結束,兩隊比賽繼續。
湖人換回首發陣容,但雷霆用哈登換下塞弗羅薩、用206厘米的伊唐?托馬斯換下213厘米的科斯蒂奇,擺出一套小個子陣容,明示想要加快攻防節奏。
湖人先攻,李哲帶球推進。
行至弧頂,眼看科比背身舉手要球,思慮半響選擇傳過去。
哈登如臨大敵,穩扎馬步、單手頂背,防守姿勢相當標準。
但科比一個后轉身直接過掉,朝著籃下狂奔而去。
伊唐收縮補防,科比收球強起。
砰的一聲,裁判鳴哨,吹罰犯規。
科比站上罰球線,無視全場噓聲,兩罰全中。
雷霆進攻,威少帶球到弧頂,傳給右翼杜蘭特,再沖上去做掩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