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里只剩下陳超和朱阿姨的丈夫,陳超斜眼瞄對方,同時耳朵豎起來聽。
“這收音機里到底是什么東西那么好聽?這老頭好像魔怔了一樣著迷。”
聽了那么一會,陳超恍然大悟,原來是股評。
其實無論什么時代,股民都是一樣的人生百態,后來有電腦了,就盯著電腦看,有智能手機了,炒股的天天盯著手機上的同花順軟件。
那種感覺就像是強迫癥,陳超前世2015年大牛市的時候和朋友吃飯,一桌子10幾個人,大家每過幾秒鐘就斜眼看一下自己的手機,陳超也納悶,都晚上了,股市又不交易。
原來大家是看歐洲那邊的股市,擔心明天影響國內開盤,所以說炒股真的能魔怔了。
1993年股民要買股票,唯一的途徑就是去營業廳買,而且要填單子,電子交易系統還沒有發展起來。
而這個時候獲取股票信息的途徑也很單一,要么是電視,要么就是收音機了,而收音機有專門的股市頻道,對于重癥患者來說,此時的收音機就相當于后來的智能手機,那是吃飯也不能放下的。
“朱阿姨的丈夫是股民。”
了解到這一點,陳超覺得有門了,朱阿姨油鹽不進,但是她老公說不定是突破口。
“叔叔炒股啊?”
男子一愣,隨即問道:“你怎么知道?”
那個年代知道股票的人鳳毛麟角,所以男子第一感覺是驚奇。
陳超胡謅道:“我也炒股。”
“……”
男子就像看到了稀有動物一般,“不會吧,我在營業廳那邊從來沒有看過你啊。”
不夸張說,這年頭整個蓮城炒股的人也就幾百個,大家都是去營業廳填單子,天長日久也都照過面。
陳超笑道:“今年熊市,我沒什么興趣,而且二級市場股價虛高,我去年玩了幾手認購證,主要盯著一級市場。”
此話一出,男子被雷到了,這也太專業了吧,只見他立馬移步過來,也一屁股坐地板上。
“年輕人,你怎么稱呼?”
“陳超,喊我小陳就好。”
“我姓樊,你不介意的話,喊我樊叔叔。”
“哎,樊叔叔。”
老樊上上下下打量陳超,“我看你也就二十出頭吧,怎么會對股市那么有研究?”
陳超心想,“后來創業板我都買過,你說呢!”
陳超繼續胡謅道:“有親戚是南港那邊的,所以……”
“原來如此。”老樊恍然大悟的樣子。
朱阿姨拿著旭日升涼茶回來,頓時傻眼了,這……平時拿著收音機靠在沙發上,一天到晚什么事都不干的老樊這是怎么了?竟然和一個小年輕攀談上了。
驚訝歸驚訝,當著外人的面,朱阿姨沒有失態,她把涼茶遞給陳超,沒想到老樊拍了拍她屁股說道:“老婆子,去買幾個菜,中午我要和小陳吃飯。”
“對了,小陳,你喝酒嗎?”
“不喝。”
“那酒就不用買了。”
朱阿姨被雷到外焦里嫩,全身僵住不動了。
“還愣著干什么,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