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的是一些港片,不過沒有陳超認識的明星,應該屬于小眾狗血片,打打殺殺的那種,純粹看個爽。
陳超摸過去坐下,身旁是個大叔,拿著蛇皮袋,應該是要出遠門了。
“大叔你去哪啊?”
“廣東那邊。”
“那是長途了。”
“十幾個小時吧。”
“那干嘛不坐火車?”
“火車票不好買,我是急著去,親戚在那邊介紹的工廠,催著我去。”
這年代打工的人是一條蛇皮袋走天下,提著包和旅行箱的人是很少很少。
“那你得等到晚上了吧?”
陳超記得長途車都是有臥鋪的,一般是晚上發車的比較多。
“晚上8點的車。”
“年輕人你往哪去啊?”
“黃洋鄉你知道嗎?”
對方搖搖頭。
“大概80多公里吧。”
“那很近。”
陳超指了指大叔手上的方便面,“這哪買的?”
“你找候車室的工作人員,讓她給你泡就行,熱水不收錢。”
“哦。”
這時的服務就這么好了嗎?陳超有點納悶,因為前世沒有在汽車站吃過方便面。
不過陳超沒有叫方便面,而是吃了兩個麥餅,因為他是剛好相反,方便面對于1993年的人來說是稀奇品,但陳超是吃膩了,而這種5毛錢一個的麥餅后來是沒有了,陳超覺得有點懷舊。
做麥餅的爐子是廢舊的油桶改造的,和烤地瓜的那種差不多,做餅的師傅先做好面餅,然后沾一點點水,接下去就是技術活了,只見師傅拿著面餅快速貼在爐壁上。
之所以說是技術活是因為慢一點的話,那手就被燙傷了,而太快也貼不上。
這樣烤出來的麥餅很脆,咬上一口嘎嘣嘎嘣的,里面的餡是梅干菜的,咬上一口,滿滿的回憶。
不知道為什么后來這種麥餅消失了,或許是不賺錢,或許是開成店鋪了,總之后來陳超十幾年沒吃到了。
吃了兩個麥餅,肚子飽了,距離發車還有10分鐘,大伯姍姍來遲,一問才知道是不舍得打車,靠兩條腿走過來的。
上了車,坐到自己的座位上,陳超靠著窗,大伯就在陳超旁,這一排是四個座位,左右兩邊各兩個座位,中間是過道。
下午一點準時發車,中巴車緩緩駛出車站,在城里速度會慢一點,上了省道之后速度就提上去了。
在九十年代,坐汽車出行那絕對是噩夢,因為你不知道多久能到目的地。
后來路況好了,自己開車,從蓮城到東源村,80幾公里距離,一小時左右能到。
可這時,順利的話3個小時能到,如果遇上堵車的話,那就說不好了。
陳超看了看手表,“希望別堵車啊。”
大伯也擔心堵車,埋怨了一句,“我說早上走,你非得下午。”
陳超心中苦笑,“我早上要開業啊。”
怕什么來什么,開出去半個小時,車停下了,陳超探出腦袋一看,前面停著10幾輛車,再遠就是一個彎,那后面堵了多少就不知道了。
這時中巴是沒有空調的,車行駛起來還能有風,這一停下,車廂里就像火爐一樣。
下午出發,這是陳超挑的,所以此時也不好意思抱怨什么了,腦袋靠在車窗框上,這年頭遇上堵車只能是干著急,一點辦法也沒有。
忽的,只聽窗外有人喊,“八寶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