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袁紹支持曹子悠,袁尚甚是委屈。
“爹,我是您兒子啊!您咋這么聽曹子悠的話?咱們袁家四世三公,豈能屈居人之下?”
袁紹怒罵道:
“你懂個錘子!要是大家都能坐下來論家世,這大漢早就太平了!
今日你曹叔興王師,特來解救冀州的百姓,你不開城相迎,還敢負隅頑抗?
快跟你曹叔道歉!”
“曹叔?我呸!他也配當我叔?哼!”
袁尚憤憤不平的調轉馬頭,回到了自己的軍隊里。
仗著有大戟士,他根本瞧不上曹子悠。
當年自己的老爹消耗不少資源,打造出一千大戟士來。
而自己掌控冀州后,更是將大戟士的數量擴充了三倍。
三千大戟士的日常消耗,即便是坐擁一州的袁尚,也是會心疼不已。
不過想到大戟士的戰斗力,袁尚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見袁尚打算開戰,曹子悠跟袁紹也只能歸隊。
“老袁啊,我這大侄子很勇啊。該不會以為冀州軍能在正面擊潰徐州軍吧?”
袁紹也是不明白袁尚葫蘆里賣什么藥。
三個兒子的性格他都清楚。
大兒子驍勇善戰,二兒子一身傲骨,至于老三,性格懦弱。
知子莫若父。
后世公孫康設下“鴻門宴”,將袁尚和袁熙一舉擒拿。袁尚和袁熙被捆起來扔在冰冷的地上,袁尚覺得地上太冷,向公孫康求一席子以便跪于其上。
而袁熙則說道:“頭顱方行萬里,何席之為!”
因此袁紹本以為自己出面,袁尚能夠跟自己一樣投降。
萬萬沒想到多日不見,小兒子的骨頭變得這么硬了。
這也好,補鈣補多了,老了也不會骨質疏松。
勸降失敗,騎兵出動。
兩支騎兵廝殺在一起,很快就顯露出了差距。
袁軍旗幟一揮,一支重裝步兵緩緩向前,騎兵開始撤退。
“嘶!大戟士!”
袁紹面色大變,沒想到袁尚竟然把這支王牌部隊給帶出來了。
“子悠啊,這是冀州的大戟士,你的騎兵根本碰不過他們,不如撤軍吧!”
曹子悠笑了。
“冀州懂個錘子大戟士!看我怎么教他們做人!來人,撤軍!”
袁紹:???
說著最硬的話,做著最慫的事?
曹子悠當然不是畏懼袁尚的大戟士,輪質量和數量,自己手下的大戟士完全碾壓他們。
只不過人家袁尚辛辛苦苦的從鄴縣一路跑過來,就這么把他給團滅了,那多沒意思啊!
不看僧面,也得看老袁的面子不是?
一見曹子悠撤軍,袁尚得意壞了。
“看見沒看見沒?我就知道我的大戟士是天下無敵的!哈哈哈哈!本想割讓渤海郡換取平安,現在看來,我要反攻徐州!”
“擊退”徐州軍后,袁尚大搖大擺的進入成平中。
“末將楚飛,拜見三公子!”
“嗯,楚將軍,現在曹賊退兵,你有何良策啊?”
楚飛憂心忡忡的回答道:
“三公子,我總覺得曹子悠退兵有詐!這曹子悠自出道以后,不管是徐州還是涼州,何時如此慫過?
更何況咱們的步兵出戰后,他連接觸都沒接觸,直接退兵三十里。我懷疑這其中一定有什么陷阱!”
楚飛剛說完,隨軍軍師逢紀就忍不住了。
“楚將軍,承認三公子優秀就這么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