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書吏有些緊張,趕緊帶著秦逸離開了大廳,向這戶部度支司而去!
度支司也是在刑部之內。有一個專門的大院子,是度支司衙門!
院子里不少官吏正在辦事,而度支司也有一個大廳,大廳旁邊有一個專門辦事的大房間。
里面放著不少椅子和桌子,也有一些官吏正在里面辦公。
度支司的工作,大多數都是核對賬目,核對收稅的一些數額以及糧食賬本之類的。
管錢和管糧,說難聽點就是每天對賬看看各地方收上來的稅和糧食等等是否對的上,是否有問題。
如果有什么地方不對的話,就需要去查,并且搞清楚。
關乎到糧食和錢財的東西是絕對不能夠大意的!
一旦有什么問題,比如賬目對不上,錢少了,或者說糧食少了,都會出現巨大的問題。
秦逸到旁邊工作的大廳時,不少官員都站起來,他們已經收到通知,秦逸會來做他們的上司。
這些官員和書吏站起來后,都趕緊對秦逸行禮:
“見過郎中大人。”
秦逸微微擺擺手說:
“各位,不用客氣,繼續干手中的事吧!”
眾官員這才紛紛坐下,繼續開始工作。
秦逸則是走到主位的位置坐下,此刻的桌子上已經放了不少的文書,需要他批閱簽字。
他簡單的看了一下,都是一些賬目。
這是大家核算過的,他自己看一遍沒問題的話就可以簽字。
不過,出于保險起見,他看著這些文書上的賬本,還是自己又計算了一遍,拿了一張紙,一個小號毛筆,在紙上寫上阿拉伯數字開始各種計算。
賬本上大概有幾十筆數目加起來的賬單。
秦逸大概一盞茶的功夫,就全部算出來,發現賬目有點對不上。
至少他自己算出來的結果,和賬本上寫出的數據是不一樣的。
這賬本是記錄著長安縣的一月稅收,這稅收是從這個方面計算的,比如有鹽稅、糖稅、鐵稅,以及其他的一些商稅和個稅。
這些不同的稅都有單獨的記賬。
而官吏們記錄的上一個月長安縣的稅加起來是二十萬吊錢,但秦逸計算出來的實際上是二十三萬吊錢。
也就是說算出來的差距差了三萬吊。
秦逸還以為是自己算錯了,于是拿著自己算賬的紙張上的數據一筆一筆的對比,發現單筆數據沒錯。
于是又仔細的算了一遍自己計算過的。
結果算下來,自己算的是沒問題的。
確實比這些官吏算的多了三萬吊!
于是他叫不遠處的一名書吏,說:
“這怎么回事,這賬本明顯不對,是誰算的?”
那書吏趕緊說:
“回大人,是我算的,但是,這已經被李侍郎大人看過,他說沒問題,放在您這里,只需要簽個字蓋印就好。”
秦逸:
“怎么沒問題?明明賬目就出現了三萬掉銀子的偏差,這如何簽字如何蓋印?”
說著,秦逸將賬本丟給書吏,說:
“你好好算一下!”
書吏臉色有些不好看,沒有接過賬本,而是開口說:
“大人,這是李侍郎大人說的,他說沒問題……”
秦逸聽到他這,話意識到有些不對勁,沉著臉說:
“他說沒問題,就沒問題嗎?本官讓你再核算一遍,你就只管核算,若是今天這賬算不清楚,我拿你試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