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尋繼續說道:“另外,本王個人贈送佛經三百部,以表本王與東瀛之間深厚的友誼!”
神藏玲子聽到李尋的話之后,瞪大了眼睛,這是賠償?
且不說其他的賠償。
就光是唐刀和盔甲的賠償,就足以讓他們感到興奮了,區區五百少年算什么?在他們的眼中,根本無法和這些唐刀盔甲比好不。
唐刀的鋒利,他們可是清楚的很。
“感謝大唐陛下,更感謝大唐趙王!”
“我相信,大唐與東瀛國的友誼,永遠都不會改變的。”
李二聽到神藏玲子的話,似乎是松了口氣,就像是自己的賠罪,別人終于原諒了一樣。
說道:“那趙王,趕快安排高僧做法吧。”
李尋點頭:“好的,陛下!”
下朝之后。
神藏玲子跟上李尋,好奇的問道:“王爺,佛教高僧做法,免受輪回之苦,是什么意思?”
李尋無所謂的說道:“佛教中的高僧,可以為生人做法,以達到延年益壽,百病不侵,佛祖庇佑的效果,當然,這個需要心誠,正所謂,心誠則靈。”
“而為亡人做法,則是可以庇佑亡故的人,在去往輪回的路上,不受鬼魅的侵害,佛光庇佑,自然是鬼魅無存。”
“這是我們大唐的禮儀,是對生人的美好祝福,也是對亡人的美好祝愿。”
“當然,這些一切,只能是在寺廟中舉辦,畢竟,寺廟中有佛祖庇佑,效果更好!”
李尋為神藏玲子解釋道,似乎生怕神藏玲子等人,不知道這佛教的好處一樣。
李尋也知道,這個時間點上,東瀛國是飛鳥時代,但是卻沒有佛教經書,那么,也就是說,當初自己看到的兩種情況。
只剩下了最后一種,鑒真東渡抵達九州,再到平安京,那個地方才有了佛教。
不過,在距離鑒真東渡,還差不多有一百年呢。
現在東瀛,還沒有佛教這玩意兒。
而李尋的目的,就是要讓神藏玲子他們,帶著佛教和經書,走入東瀛。
至于為什么?
那可別忘記,佛教出現的本義是什么,就是為了鞏固統治者的權力。
李尋的目的很簡單。
讓神藏玲子帶著佛教,再帶著一些高僧,帶著經書,去給他們上課,每天上課,把他們的那些不該有的思想,全部摒棄。
“那這佛教,在大唐,很盛行嗎?”神藏玲子問道。
李尋立即說道:“那是必須的,無論窮還是富,那家里面必須要有一尊佛像,這是對佛尊的尊重,甚至,只要你足夠心誠,還可以有求必應!”
“這佛教的經書,若是沒有陛下的允許,根本無法走出大唐!”
嘶!
沒有大唐陛下的允許,連這些佛教的經書,都無法走出大唐?這豈不是說,甚至要比唐刀,盔甲,更加受大唐陛下的重視嗎?
“如果我們天皇陛下得到佛教的話,那豈不是說?”
神藏玲子心中想著。
不過,顯然現在還不是開口的好機會。
“等到做法結束之后,一定要和趙王說說,這佛教,能不能去我們東瀛。”
“對了,趙王給了我們佛經,可是我們看不懂啊!”
“那就得讓高僧跟著去!”
神藏玲子眼睛一亮,自己找到了一個很完美的借口......
而李尋心中則是想著,希望這幾個人不要太蠢,我都把佛經給你們了,你們不帶著幾位高僧過去,你們看得懂嗎?
必須帶上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