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歲貢?
這說明了什么?臣服!
至于自愿歲貢,在座的有一個算一個,誰會這么認為?難道是嫌棄自己的朝廷錢太多了?
不可能的。
自古以來,便是弱者向強者歲貢,這才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陛下,此事禮部一定會圓滿完成,定然不負我大唐上國之名。”禮部的人站出來笑著說道,嘖嘖,大唐上國,這名字,聽著霸氣,說著更是舒坦。
遙想當年,區區突厥,都敢打到長安城,而如今呢?突厥沒了,只有我大唐上國!!!
怎么能不美滋滋?
“嗯,這件事情可以慢慢做,不急,且說這一次趙王的功勞吧?為我大唐出征七年,走的時候還是少年,這一次回來就是青年了,諸位怎么看?”李二問道。
在座的都不是傻子,這是要封賞了。
該怎么封?
“父皇,兒臣以為,趙王這一次只不過是時間長了點,對于我大唐,其實本質上并無太大的改變,如今趙王已經是雙王在身,兒臣以為,不宜大肆封賞。”李承乾聽到這話,豈能坐得住?
自己和李尋的關系不咋滴,若是李尋的位子越來越高,萬一不支持自己的話,那自己豈不是要涼?
所以,必須阻擋。
李二看了一眼李承乾,沒有說話,不封賞?沒有實質的好處?
太年輕了。
大唐上國這四個字,就是最大的好處。
遙看前人,有誰做到了現在大唐的規模?除了秦皇漢武,李二都敢和任何一位帝王剛一剛。
秦皇奠基萬年基業,這是任何帝王都不能無視的,沒有秦皇,那就沒有現在的基本版圖,漢武更是退匈奴,擋外族,對于民族上的統一貢獻,也是任何人不能抹去的。
千古帝王中,秦皇漢武,誰敢把他們的名字去掉?
哪怕是現在的李二,也沒有那個心氣敢去掉,他們定下了后世的基業,后世的帝王,只不過是在人家定下的基礎上發揚光大而已。
在大殿中李二還在商議的時候,后宮中,則是一群少年少女們在長孫皇后的面前,一個個的穿著正式。
“沒有想到大哥一去就是七年,我聽李沖說了,大哥可是滅了不少的國家。”
李泰咧著嘴說道,語氣中帶著羨慕之色。
“李泰,你也不看看大哥是什么人,滅國而已,早已經在意料之中。”旁邊的李恪淡定的說道:“以前滅突厥,平草原,嘖嘖,大哥這一次,鐵定的要進入史書啊!”
李泰點了點頭,說道:“咱們要不做出點功績來,那以后的史書上,可都被大哥一個人全部占完了。”
李恪白了一眼:“你做啊,大哥這功績放在這里,我就說,誰能媲美?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說的就是大哥。”
在他們的身邊,還有一個小娃子。
“我也最崇拜趙王大哥了。”小小李治,眨巴著眼睛說道。
李泰將李治抱了起來,說道:“你又沒有見過大哥,你怎么就崇拜了?”
李治鼻子一擰,說道:“我在北疆城看到過,大哥做了好多的事情,那里的百姓都說大哥是個好王爺,將來我也要做一個好王爺。”
李恪則是笑著說道:“李泰,你可別忘了,李治的名字取得時候,還是父皇和大哥商量出來的。”
李泰嘆息一聲,說道:“那大哥肯定會和你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