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流逝,空氣中的溫度漸漸地上升,日光也變得耀眼。
將抬起頭看時間的凝光刺了一下,但這也意味著,吉時已到。
凝光身旁跟著兩個一同祭祀的隨從,身后的桌案明顯繼承了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而桌案上的排場也難離這句話。
中間是一尊青銅大鼎,大鼎圓柱形,下無柱,直接立在桌案上,四方有四個鼎耳。
鼎身光滑,反而是鼎耳上有象征著巖王的雕刻。
與鼎相連的是一個神龕,神龕頂部有兩級重檐,這原本起源于道教,也有著幾重天文化的暗示,而在璃月,此等形制卻不知所以了。
神龕兩側是兩塊綢布,垂落下來,綢布下方的兩側是臺階型蠟燭,一級一級的向正中央遞進,給神龕營造一種神秘感。
經典的對稱分布也是傳統文化的特點,在其他文明,例如兩河流域的巖窟墓時期,古埃及的建筑和文化就逐漸的有了不對稱分布的特點,后來的歐洲和古羅馬甚至是希臘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不過我們的傳統里一貫是以明顯的軸線性以及對稱分布來表達承接天意的文化特征。
如今在一個神君合一的異世界,總之還是不對勁。
凝光優雅高挑的身姿搭配著華貴的旗袍,整個人貴不可言,同時也優雅從容,自有典雅的氣質。
說是旗袍,其實也不然,更像是一種與旗袍融合的長裙,下擺應用了旗袍岔開的風致,但在此基礎上卻又做了延伸,長裙渾然一體,以金黃色作為主體,彰顯著凝光主宰尊貴的氣質。
她安靜的站在那里,忽然合上了眼睛,然后又猛地睜開。
凝光檀口微啟,輕聲宣布:“吉時已到。”
聲音雖不大,卻可以遠遠地傳出去,自然是林因動了手腳。
周圍的兩人適時轉身,兩位隨從弓腰退下,凝光雖知有人作亂卻無暇分神,雙手交疊按在柔軟的腹部,修長的手指帶著禮服手套,在身前輕柔的交叉,做出優美的動作。
此時,凝光周身環繞著一股濃重的巖元素能量,在空中升騰,從身體兩側飄出幾只寶石星璇,在周身環繞,凝光如同中心,而星璇像是衛星一般。
素手一指,方向正是神龕。
星璇如使臂指,應聲而動,環繞在神龕的周圍,隨后凝光神念收束,手結法印掐在眼前,操縱著星璇。
凝光心念一動,星璇向著神龕的四個方向激射進入,巖元素的能量激活了神龕。
神龕金光一閃,隨即一道通天的金光直沖云霄,天空青云漫卷,漩渦突生,而中央正是那一束通天的金光。
漩渦云逐漸螺旋式下沉,青云緩緩繞行而下。
天與神龕相接,想必,巖王帝君該出場了。
林因撇了撇嘴,出不來了,一會兒出來的也是尸體。
不過巖王帝君這一套流程還是挺厲害的,一看就賊有逼格,改天跟溫迪商量商量,每年讓他們給我也搞一個,我也能降臨啊。
我還救蒙德了呢?
不過說歸說,林因卻在心底壓下了這些雜念,這些念頭就像是潘多拉的魔盒,每次升起這些念頭,都要格外警惕。
**是無止境的,滿足下去就是一個無底洞。
所有人都在期許著巖王帝君的降臨,畢竟是一年一度的場面,降臨的也是他們熱愛的神祇。
每一個璃月人也都很驕傲,自稱是與神同行的文明,那種發自心底的驕傲和自豪,不是裝出來的。
那是對于自己身份、政體、民族發自心底的認同。
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青云變黑,烏云形成一道龍卷風,忽然,玉京臺上狂風大作。
在場的眾人都有一種莫名的不安,心底都隱隱有些悲痛。
大家的神色變得肅穆,目光緊緊盯著那一團烏云龍卷。
忽然,陰云密布,暗云蔽日,天空一道黑金色尊貴的龍身墜落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