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戰區部隊在演習訓練中,往往會喊出狠狠打這樣的話。但這個狠不能只狠在口號上,狠在無休止的火力上,而應狠在數據上,狠在精準上,狠在信息化上。
信息化戰爭,即精確化戰爭。
精確性體現在哪里,主要體現在數據上。
善算自有勝算。
對一支部隊來說,破解戰爭迷霧,增加未來戰爭的勝算,必須善于計算數據、掌握數據、運用數據。
我們的前輩歷來強調胸中有數。西方發達國家軍隊也流行一句名言,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須用數據說話。
所以軍事指揮員越來越要求具有數據思維、數據頭腦,越來越要求具有專家、工程師的素養,也正是基于數據對于戰爭制勝的重要意義。
昨天的思維打不贏今天的戰爭,過時的算法難以在精確化戰場制勝。
現實世界中,我們的很多官兵還缺少數據意識,不太注重對數據的計算運用。
有的在作戰問題研究中,定性多,定量少,分割包圍、大膽穿插等模糊說法依然存在。
有的在訓練演習中喊出炮火猛烈覆蓋、給我狠狠地打等概略的話。
還有的作戰行動缺乏精確的數據支持,對什么目標用什么武器進行毀傷,心中沒有一本明確的賬。諸如此類,與現代戰爭精確打擊、精確制勝的要求格格不入。
現代戰爭,武器裝備高度信息化、智能化,各種彈藥大都具有制導性,且自主可控。
一旦發生戰爭,不是一味地釋放火力,而是精確可靠地釋放火力,如何狠、狠到什么程度,都需要精確計算,靠數據說話。倘若模糊不清,就無法破解戰爭迷霧、打贏未來戰爭。
未來戰場較量,往往是一體化聯合作戰,需要多軍種多兵種協同作戰。在同一個戰場上,高空、低空,地面、水下都有不同軍種兵種參戰,要確保精確指揮,實現狠狠打的目的,必須有強大的數據支撐。如果各行其是,不夠精確,就無法實施有效聯合。”
“謝謝各位首長,謝謝各位領導,我的發言到此結束,如果有什么說得不對的地方,還請各位首長各位領導批評指正!謝謝!”
蘇齊站起,舉手敬禮。
啪啪啪啪啪!
那個女軍官帶頭鼓掌,剎那,熱烈的掌聲響徹了整個小會議室。
團長王慶瑞和政委相互對視一眼,都微笑地、滿意地點頭,之后,他看向了那個女少校,女少校情不自禁地豎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