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西路匈奴在陛下天威之下將近全軍覆沒,東路匈奴也是落荒而逃,趁此時機,陛下何不重啟和親之議,派遣使節,與匈奴人修好,保我邊郡百姓之安樂?”
劉閑的嘴角禁不住僵了僵,這也是他最討厭儒生的地方,好不容易打贏了仗,還要打腫臉充胖子,給自己粉飾上禮儀上國的面具,畫著百姓供奉的賦稅買通敵人給自己在青史上留個勸諫君王,與民安生的好名聲。
和親?嫁你閨女成不?送親布帛財富你們掏成不?
但是,現在朝廷主流的治國思想是黃老之說無為而治,竇皇后就是黃老之說的忠實擁簇,他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建議,還真是貼合朝廷主流思想,聽得文帝都禁不住一沉吟。
“河駒,你怎么看?”
好不容易把做人一關過去了,劉閑正縮在一邊打算安生吃個飯把歡迎儀式對付過去得了,冷不防下一秒文帝又把他拎了出來。
我怎么看?我坐在桌子后頭看成不?老子又不是元芳,天天問老子怎么看干蛤?
這可不僅僅是和親不和親的問題,還關乎個朝中主和派與主戰派之間的交鋒,作為功臣列侯之后,將軍們自然是希望仗越多越好,其實皇帝嫁不嫁女兒給匈奴野獸,他們不太在乎,可斷了戰功就是斷了他們的晉升道路,劉閑要支持叔孫臣,肯定得得罪一大群將軍功臣。
可不支持公孫臣?文帝自己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性格,而且現在和自己交好點的竇皇后家族同樣是黃老之說的忠實粉絲,朝中一大批儒吏甚至法吏同樣是安穩過日子的簇擁者,反駁公孫臣,把這一大堆人又得罪了。
今天真提莫不是個好日子!
“陛下,下臣以為,上郡下臣一戰承蒙陛下護佑僥幸重創匈奴,我大漢聲威遠播,用不到大漢派遣使者主動和親,匈奴人明年春應該會自己派遣使者前來謝罪求親了,為了朝廷威嚴,下臣認為,當靜觀其變!”
好家伙,劉閑比黃老粉絲更黃老粉絲了,不是無為而治嗎!那就連和親這個為也省略掉吧!美其名曰匈奴被打怕了,這就順應了黃老一派的政治綱領。
至于匈奴能被打怕了,主動求和?才怪!到了漢武帝時期,轟轟烈烈決戰了多少次,遼東西域皆丟,匈奴人都沒說磕頭認孫子呢!更別說才損失了一兩萬輕壯,劉閑等同于支持繼續與匈奴人開戰。
希望你們一幫直腸子混蛋能聽得懂啊!又把漂亮話說完,劉閑禁不住郁悶的又是瞄了一眼旁邊還在一副傲嬌老頭模樣的丞相灌纓,心頭郁悶的想著。
還好,這次他這個人終于是做足了,除了反正是他政敵的叔孫臣禁不住重重瞄了自己背影幾眼外,就連這孫子的儒生弟子們都被劉閑忽悠的嘴角含笑,龍案后,文皇帝更是不可能否決自己的“仁德威嚴”,大笑著也終于點頭應允道。
“好你個劉河駒,不愧是我劉氏的千里駒,此言深得朕心!”
“今日是為汝慶功接風之宴,朝堂苦惱就他日再言吧!來人,奏樂,上酒!”
“謝陛下!!!”
兩旁跪坐在案幾后的群臣紛紛站起恭賀,劉閑也是趕緊跟著重重一叩首,心頭松了一大口氣。
可算開始吃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