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儒家或者墨家的經典中,仁這個字,最早是用來形容對待并不居住在一個文明聚落,遠方不認識的城池陌生人的關系!老子的理想國,小國寡民,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其實也是對社會發展,舊日里一個個距離格外遠,都不需要怎么交流的城邦文明忽然間貼近了,必須要進行跨城邦交流,與不居住在一起陌生人打交道的一種擔憂。
擔憂的根源來自于相互之間沒有溝通,完全不了解對方!若是我對你仁了,你能不能回頭打我一棒子?就算網絡發達的后世也同樣如此,天天能看到怎么怎么被潑臟水,這個華夏民族才剛進行了大一統的時代就更是如此了。
這不一大早上,蘇無月這個還是秦人后裔的秦胡偽蘿莉,一大早晨就憑著自己對大漢朝的各種臆想,又開始了對劉閑的無情鄙視,毒舌吐槽。
“聽我爺爺說,大秦時候就有五六百萬人,始皇帝的軍隊有一百萬那么多,軍隊就快趕上匈奴人的總數了,還不敢和匈奴人為敵,還的順從著匈奴人,真沒出息!”
不過也算是和她混熟了,劉閑已經懶于教育這頭偽蘿莉了,一邊扒拉著疙瘩湯,一邊還懶洋洋的反問道。
“你爺爺是不是還說了,始皇帝當年頓頓吃疙瘩湯,天天有羊肉燒餅吃?”
“那倒是沒有,我爺爺說始皇帝天天吃燉羊肉,柴火都不用親自砍,還有御林軍幫著砍,皇后娘娘看著燒灶,都不用始皇帝親自動手!”
眼看著這偽蘿莉端著疙瘩湯碗,還在那兒一臉神往的模樣,就算嘴上掛這個醋壇子的周九柯都差不點沒笑出聲來,勉強才繃住小臉兒保持著家族大婦形象,韓秀兒則猛地把秀首埋在了桌面下,肩膀一顫一顫的。
不過看著偽蘿莉自信十足的哼哼著,劉閑自己倒是一副無所謂的模樣,一方面早就在意料之中了,另一方面,能拿一頓肉餅騙回來的妞,你還能要求啥?
“大漢小將軍,跟著匈奴人來這么遠的地方打仗,那你又圖的啥?”
圖的啥?所圖大了,不過軍國大事明顯不是這頭白毛偽蘿莉能理解得了的,劉閑一副賢者模樣,面癱的哄小孩哼哼道。
“我嗎!現在能吃上羊肉烙餅了,我所圖的就是將來啥時候牛排管夠吃。”
別說,這還真是劉閑的希望之一,穿越前,巴掌大一塊牛排,一頓牛排餐都吃不飽,還的五十八六十八,更貴的T骨牛排想吃好幾次了沒舍得錢,好不容易穿越成含著金湯勺的太子爺了,提莫的,牛還不讓吃了,就算草原上也不是所殺牛就能殺牛的,還得等牛“老死或者受傷”了,那種西方腐朽資本主義的熟成牛肉他也得數著塊,月初來一塊,月中來一塊,距離實現牛排自由還遠著呢。
但是滿是希望中,劉閑忘了個定律,那就是立flag的一般都沒好下場,就像電影里,嘟囔著這一仗打完就回家陪老婆陪孩子的,一般就是涼涼了,肯定壯烈犧牲回不去了。
他這又剛立了個和牛有關的flag!話音未落呢,一陣陣輕輕地震顫竟然鋪天蓋地的從遠方傳了來,震得劉閑幾個端著的疙瘩湯碗里,湯面都跟著蕩起了漣漪。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人數稀少而又裝備精良,羌人非得覺得相比右賢王部,他劉閑就是軟柿子,無奈的皺了皺眉頭,一昂頭把湯喝光,旋即劉閑霍然站起,惱火的哼哼道。
“來了就來了,迎客去,莫讓羌人笑話咱們漢家不知禮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