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這個時代匈奴人足以對得起戰斗民族這個稱號,就好像養蠱一般,幾十里路廝殺下來,出發時候三萬三千騎抵達狼山時候已經不足一萬騎了,一路上盡是跌落的騎兵以及跑瘸的戰馬,甚至隔著一兩里還能看到來不及躲避凌亂馬蹄,被踐踏而死的騎兵。
不過這個時代,漢人也可以自豪的自稱為戰斗民族,血戰至死的騎兵漢匈皆有,饒是如此,依舊有七百多騎殺出一條血路,竟然是第一個奔到了狼山。
但是,匈奴人比賽規則中第二個賽點南關卻也是顯露了出來。
到狼山可不是轉身回去就行,要不然半道掉隊的打道回府硬說自己到了狼山,沒有監控衛星無人雞的前提下你也不知道,來了這兒,必須在山上采摘一支春生最早的山桃紅回去才行。
而想要采花,就得上山,可狼山山坡以崎嶇險峻著稱,就算節省馬力,四十多里路奔襲,戰馬也已經跑的氣喘吁吁了,上山更會進一步消耗馬力不說,山路上馬跑的還沒有人快,也會進一步耽誤時間拉低成績。
可你若將戰馬留在山腳下!呵呵,匈奴人的體育競賽規矩里可沒有不得對對方戰馬下手這一項,把你馬給趕跑都是輕的,手黑的還直接把你馬腿給打折。
所以在這兒,匈奴大部子弟的優勢還是十足的顯露了出來,畢竟大部精銳更加有紀律性,一部分放棄比賽,組團看馬,剩下的上山去采花,小部族獨行俠要么選擇牽馬采花耗費大量的時間,要么干脆干瞪眼賭一把大部精銳對自己的伙伴夠不夠仁慈。
但是,這兒你若是真天賦異稟,比如在參賽前就勇名遍布幾個部族,有安達心甘情愿的放棄比賽為你看馬,亦或者像冒頓時代那個步行者猛人那樣,力大無窮推著自己坐騎上山的,你還是有機會脫穎而出。
只不過平民需要比高部貴人多付出幾倍的努力而已。
后世五胡亂華,鮮卑人能打遍天下諸胡,一枝獨秀的連續霸占北方一個多世紀,不是因為鮮卑比其余諸胡戰斗力高多少,反而是鮮卑的部族騎兵接受漢化軍制最深!令行禁止,不像諸胡兵那么散漫,甚至后世滿清八旗中,漢軍八旗的組織紀律性也遠超過女真八旗以及蒙古八旗,被皇太極依仗為攻堅主力。
所以奔到狼山腳下第一時間,李廣幾乎連思考都沒有,就已經大聲喝令起來。
“尚勇何沖趙猛徐棍朱國之你們五部留下護馬,剩余人跟著本督尉上山采花!”
也幾乎是隨著他的命令,手持木刀的漢軍將士整齊的翻身下馬,迅速組成了一團兒,有的甚至還熟稔的把馬鞍給卸了下來,拿到手里充當盾牌,就算是騎兵,這個時代漢軍步戰列陣比騎戰還要精通,成群的汗巾馬匹也被護在了中間。
二百漢軍矯健得跟著李廣直接沖向了山坡,可是才沖到一半兒,最前方也號稱四角部最強軍的左賢王部銳悍者已經跟了上來,同樣的套路,翻身下馬,足足有七八百匈奴兵狼嚎著輪起木刀,鬼哭狼嚎的沖了上來。
不過不愧是這個時代最職業化的幾支精銳部隊,腳步錯落中近乎藝術般的列成方陣,硬著蜂擁而來的胡奴,留守屯長尚勇又是響亮的怒喝出聲來。
“護陣,迎敵!”
“喝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