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之間,感覺是個漢人武功的分界線,宋以前,漢唐不僅僅朝堂講求尚武,民間亦是尚武風氣十足,請君暫時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說的只有漢唐時代,可是自宋以后,統治集團的自私開始自上而下弱化民間尚武精神,百戰軍功不及錦繡文章,戰功赫赫的武將卻被文官隨意的擺布,整個華夏社會進取精神也開始變得萬馬齊喑起來。
還好,劉閑穿越的時代不是沉醉般的豆腐宋,而是華夏最強盛的大漢開端。
別看朝堂上一直持續著比較屈辱的和親政策,那是吸取前秦好戰之亡的教訓,從朝堂到地方,依舊尚武精神格外濃郁,古典****還在盛行,每個大漢帝國的成年男性,都需要在郡國以及朝廷中央服役,朝廷教你怎么尚武戰陣,甚至景帝朝,朝堂還在對民間是否禁弩進行了相當長時間的討論,可見社會尚武精神開放的程度。
崇尚強者英雄的時代,這種面相民間的比武大會,簡直是太切中長安民眾的胃口了!
而且作為實際主辦方之一,大漢皇室,上來也不玩虛的,這頭,震撼人心的軍鼓聲響起,從洞房入口處,十幾騎身穿漢扎甲,頭戴翎盔,帥氣十足的漢軍勇士騎著馬緩步進到角斗場中間,另一頭,也是和劉閑鎮和角斗場一個路子,從圓形角斗場三分之一處的地下升起五個籠子來,暴躁的聲音中,足足五頭餓虎不住的用爪子撓著籠子,目光中流露著濃郁的兇意。
看著進入賽場的騎士,剛剛還陰沉嫉妒的太子劉啟,終于將一直低下來的頭微微昂起,而端著望遠鏡,文帝亦是微微笑了起來。
“朕的飛校尉來了!”
領著這些羽林前身的軍將,不是劉閑曾經的好“搭檔”,飛將軍李廣還是哪個?不過從草原“鍍金”回來,他也提升了一級,從督尉晉升成了校尉,而且活下來的漢軍精銳也正式駐扎東宮,成為文帝為太子鋪下的班底兒之一。
所以現在炫耀的,也是太子的班底兒和武力!
眼神灼熱,劉啟還親自拳頭重重一敲護欄,越俎代庖的大聲喝令起開戰起來,另一頭,端著望遠鏡的文帝也不以為忤,反而笑著新奇的端著望遠鏡看著。
旗幟被猛然揮下,隆重的鼓聲戛然而止,下一秒又是軍號猛然吹起,轟鳴聲中,那五只猛虎的籠子被嘩啦一聲張開,整個賽場,頓時又響起了漫天的歡呼聲來。
不過看著這一幕,劉閑倒是不太為之所動,這場斗獸其實還是去巧了的,就和李廣這人一樣,老虎也是單打獨斗型的猛獸,五頭餓虎聚在一起,非但達不到一加一的程度,互相之間反倒是牽制忌憚,更容易被捕殺。
而且他給劉啟挖下的坑明顯也成功了,回了朝廷,文帝把打賞部下的露臉機會完全給了自己太子,而真正的一出生就含著金湯勺,劉啟腦海中都絲毫產生不了那種為下屬設身處地考慮的念頭,完全是高高在上的激賞著。
尤其是他竟然也忘了撫恤那些戰死者!而且朝廷發下的賞賜竟然還沒有劉閑給的多,錦上添花沒收買多少人心,反倒是戰死者顆粒無收,毫無撫恤讓隊伍寒心了,活著才能有獎賞,死了一名不值,還得擔憂家人生活,這樣的部隊打不了硬仗。
而且太欣賞李廣了,多余的獎賞,劉啟也是一股腦的懟給李廣,對于其他軍官賞賜不均勻,雖然這些人是組成個陣型,但是也算是個老軍伍的劉閑,一眼就能看出,退后一米多的部將軍官和這位飛將軍有著一定隔閡。
但是!李廣畢竟是李廣,還真不需要這些部將去配合,隨著五頭猛虎出籠,他一馬當先,竟然一個人直奔著中間三頭猛虎而去,還搖晃著弓箭大聲喝令著部將去圍殺最下角的那頭。
另一頭,猛虎之間也的確是不懂配合,眼看著這一人一馬組成的動物眼中的怪物狂奔而來,左右兩頭竟然繞著圈兒觀望起來,而中間那個在恐懼不安下,兇性大發,躁動的咆哮了兩聲,竟然直奔著李廣戰馬撲了過來。
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