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辰聞言后,點了點頭。
“愛卿來養心殿見朕,所為何事啊?”
周辰看著兵部尚書又問道。
“啟稟陛下,陛下之前下旨鎮北侯和西涼侯二人年關回洛陽奏事。”
“鎮北候上奏,鎮北候舊傷復發,不能遠行回洛陽奏事。”
“西涼侯上奏,西戎犯邊,西涼侯正坐鎮玉門關抵御西戎犯邊,暫時無法抽身回洛陽奏事。”
“這是兩位侯爺的奏章,請陛下過目。”
兵部尚書把兩份奏章送到了周辰的面前。
周辰拿過鎮北侯和西涼侯二人的奏章,打開掃了一眼。
幾乎都是推脫的廢話。
“舊傷復發?”
“坐鎮邊關抵御西戎犯邊?”
“朕的這兩位侯爺找的倒是好借口。”
周辰冷笑一聲,隨手就把這兩份奏章丟到了一邊。
這樣糊弄人的借口,鬼也不信。
再說,東廠在北疆和西涼都已經布置了人手。
鎮北侯有沒有舊傷復發,西涼侯有沒有抵御西戎,別人不知道,周辰還能不知道嗎?
兵部尚書聽到周辰的冷笑聲,把頭低的更低了。
他雖然是兵部尚書,可自從周辰這位皇帝的身體完全康復后,像這種邊關大事,他這位兵部尚書幾乎已經沒有了參言的權利。
成為了一個擺設。
“鎮北侯和西涼侯的事,你怎么看?”周辰看向了下面的兵部尚書。
兵部尚書聞言,愣了一下。
兵部尚書沒想到,周辰這位皇帝會突然問他對鎮北侯和西涼侯的看法。
“陛下,鎮北侯和西涼侯二人坐鎮邊關多年,早已在邊關成了氣候。”
“陛下如果逼的太緊,可能會適得其反。”
“以臣之間,陛下想要解決兩位侯爺之事需緩緩圖之,先想方設法分其權,再圖之。”
“如果能把靠山王調回來謀劃此事,再好不過。”
兵部尚書立馬開口說道,沒有一點的猶豫。
這件事,兵部尚書早就有所思慮。
只不過周辰一直沒有問過兵部尚書的看法,兵部尚書一直也就沒有參言。
現在周辰問了出來,兵部尚書想都不用想,把心中思慮的直接說了出來。
周辰聽了兵部尚書的話,沒有贊同,也沒有反對,而是直接開口說道;“鎮北侯和西涼侯二人為我大周恪盡職守,鎮守邊疆多年,可謂是勞苦功高。”
“如今,鎮北侯舊傷復發,西涼侯又坐鎮玉門關抵御西戎。”
“朕身為大周的皇帝,不能對他們這樣的功臣沒有一點支援,寒了邊關將士們的心。”
“兵部尚書,立即先調撥一半的軍餉送到邊關。”
“同時,由兵部調曹性,成廉,宋憲,郝萌,侯成五位將領入邊軍任職,協助兩位侯爺鎮守邊疆。”
“送往邊邊的軍餉,也有他們五人帶兵押送。”
周辰看著兵部尚書一條一條的下令道。
兵部尚書聞言,眼里閃過一道精光,立馬明白了周辰這位皇帝的用意。
“臣遵旨。”
兵部尚書立即躬身說道。
“去吧!”
周辰揮了揮手。
鎮北侯和西涼侯的事,周辰只能暫時的先這樣安排。
等解決了三大世家和蜀王的謀劃后,再做計較。
然后,兵部尚書便離開了養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