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現在能做的也只有這些。
這樣的消息,越早傳回去越好。
至于族里會是一個什么反應,那不是王陽明能夠左右決定的。
“是,老爺。”
管家應聲,立馬轉身離開了。
而像這樣的舉動,不僅僅只有王陽明這位刑部尚書一人。
朝廷很多的世家官員,在離開皇宮后,都第一時間的派人將這些消息送回了他們背后各自的世家宗族里。
……
養心殿。
周辰退朝后,剛回養心殿沒一會功夫。
一位內侍廠衛就走進來稟報道;“陛下,房尚書在殿外求見。”
哦!
周辰眼里閃過一絲詫異。
這剛退朝,這房玄齡有什么事又來了養心殿求見?
“宣他進來。”
周辰對著內侍廠衛說了一句,坐在了龍椅寶座上。
內侍廠衛躬身退去。
片刻。
房玄齡走進了養心殿。
“見過陛下。”
房玄齡走進養心殿,對著龍椅上的周辰畢恭畢敬的行了一禮。
“免禮吧!”
周辰擺了擺手,抬眼看向了房玄齡;“玄齡來見朕,是有什么事嗎?”
“陛下。”
“朝廷的預備官員一直都很緊缺,北方四州之地和蜀地一些官員到現在還沒有補足。”
“關外四府之地和北疆以及西涼各城也都缺少官員。”
“所以,臣來養心殿,是為了朝廷預備官員之事。”
“陛下看,今年的科舉是否要提前舉辦?”
房玄齡拱手說道。
周辰聞言,沉吟了起來。
房玄齡不說,周辰倒是忘了這一茬了。
這段時間,朝廷內外清理的官員不少。
不管是朝堂上的,還是地方上的,都有。
想要補足這些官員,朝廷預備的一些官員可不夠。
而年前的那次科考,因為世家豪門的抵制,能夠通過科考的士子們人數又不多。
朝廷能用的預備官員的確是捉襟見肘。
周辰沉吟了一下后,看著房玄齡說道;“玄齡,不是你提及這件事,朕倒是要忘了。”
“今年的科舉先等等再說,不過科舉制度也要重新的擬定。”
“察舉舉薦這種制度是會漏掉很多人才,以后的科舉不需要察舉舉薦的名額,只要是士子們,有才能的人,都能參加。”
“這件事就交給玄齡你了。”
“玄齡你可以找蕭何他們一起商議。”
既然要清除大周內部的弊端,那么這科舉制度也得更改。
現在,房玄齡提了出來,那么周辰正好交給房玄齡去辦,和土地稅收制度的更改,一并進行。
“臣遵旨。”
房玄齡躬身領命。
周辰看著房玄齡,又繼續說道;“至于朝廷預備官員的緊缺,之前那些世家豪門的預備官員不是大部分都閑著嗎?”
“現在可以用了。”
“不過,你們吏部對于這些預備官員也要多做考核,不要再養出了一批蛀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