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賬號故弄玄虛的“亮點”,不是指表演者的身份,而是這么好聽又上頭的一首歌,竟然是這個路人小哥的原創。
評論區已經瘋了。
“媽呀,這也太好聽了吧!”
“我第一次正視吉他這種樂器!!”
“這是原創歌曲嗎?網上根本搜不到任何信息,這……這人是何方神圣啊!”
“是哪個明星嗎?還是我們不知道的寶藏歌手?我不相信能寫出這種歌的人,會是個不知名的路人!”
“一人血書,求這個人出圈!”
“人肉,必須人肉,我不允許這種天才不被人知道!”
“這么有才的人竟然大家都叫不出名字,這絕對是華語音樂圈最大的損失!”
“……”
評論數量已經過萬,視頻的點贊量也超過了30萬,是“申城日報”賬號下點贊量最高的一條。
關鍵,這條視頻也才發布不到四個小時。
徐聞有點驚駭,難道自己昨晚一時感性沖上去的表演,就這么火了?
答案是確鑿無疑的。
或許是他在這條視頻上停留了太長時間,大數據已經記錄下了他的喜好,所以再往下刷的時候,很快又跳出了其他賬號的轉發。
同一個表演視頻,不同的片段,都來自昨天晚上的那場直播。
因為這段表演的暴火,主播的賬號也被翻了出來,粉絲量暴漲。
原有的各條視頻下面,點贊量沒怎么動,但評論量就跟打了雞血似的成倍往上翻,都是在問這首歌的名字,以及唱歌人的身份。
主播一覺睡到快中午,起來后習慣性地打開抖音,然后就瘋了。
他花了好一會兒理清頭緒,然后覺得有必要給網友一個交代,于是簡單洗漱后又開直播,就昨天晚上的事情做一個解釋。
徐聞很快就刷到了直播間,點了進去。
“不認識,不是我的朋友,真的是路人。”
“人長得真得挺帥的,你們通過視頻看不清楚臉,但我看得清清楚楚,絕對是帥哥級別。”
“是在申城,對,華府廣場。當時已經是11點多了,他好像不是一個人來的,應該是跟她女朋友一起。”
“哦,你們這么說我反應過來了,這首歌應該是他寫給自己女朋友的情歌,現場唱給她的聽的。”
“哇塞,是不是好浪漫?”
“不是明星吧,如果是明星的話我不可能不認識,畢竟能寫出這么好的歌,如果是音樂圈的,那肯定會火得一塌糊涂,我不可能不認識!”
“找到他……那我也沒轍了,昨天徹底被這首歌給震驚了,所以完全忘了問他的名字和身份,也沒有留聯系方式!”
“哎呀,后悔死了,怎么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