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老白、徐聞、李錦明被叫到江州報業集團大廈的次頂層,在一個大會議室里與金曲獎主辦方高層召開了視頻會。
吳營波出現在視頻那頭,像是被人挾持了似的,臉色陰晴不定。
會議一開始,對方負責人就表態:“這次的事故責任完全在我們,一方面是在接受采訪時表述不嚴謹,把沒有最終確定的方案透露給了貴社,另一方面是沒有及時審閱稿件,差點釀成大禍。為表歉意,我們會將網絡評選三十首金曲獎的活動推遲三天發布,讓貴社在這三天內成為所有媒體唯一擁有此消息的渠道來源。”
這個態度,一下子讓劍拔弩張的批斗會現場氣氛緩和了不少。
而徐聞坐在一旁,從主辦方的話里聽到了兩點深意:
第一,他們要保吳營波。
這一點不奇怪,能代表主辦方接受《娛樂周刊》這樣的一級媒體采訪,足可見吳營波在這家文化傳媒公司的地位,哪有那么容易開除。
第二,他們的確受到了要挾,這個要挾對象自然是韓立州。
之于這一點,他們不能甩鍋,只能咽下這個啞巴虧。
當然了,又要承認錯誤,又要保住吳營波,那么最終誰來為這起事件負最終的責任,答案也就不言自明。
不得不說,徐聞對主辦方的態度也是非常認可的。
事實上,他對于吳營波的死活根本不關心,他只想在給他挖坑的人身上,狠狠地插上一刀。
于是在雙方高層虛假客套的時候,他給周冀和王海韜發了消息:見機行事!
不多時,對峙的焦點,毫無意外地落在了李錦明身上。
因為剛才主辦方的發言提到,他們是因為沒有及時審稿,才導致這次事故的出現。
這就相當于把徐聞的責任給摘干凈了,那么事故的源頭,自然在李錦明。
你為什么會把三十首歌,寫成了十首歌?
到這一步,徐聞已經高枕無憂,翹著腳準備看好戲了。
不管是李錦明破罐子破摔,說出實情把吳營波拉下馬,還是自己一個人扛下所有,最終的結局都難逃開除。
或許在周六,他承認自己失誤了,那還只是一個無傷大雅的小錯誤。
可現在,整整30萬冊的雜志因為這個小失誤而報廢,造成的損失高達上百萬。而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如果這個帶有失誤的雜志如果正式發行,那對于《娛樂周刊》這塊招牌,將造成無法估量的負面影響。
因為這一點,李錦明被開除已經是定局,唯一的變數就是,他會不會把吳營波拉出來當墊背。
徐聞相信,這是不會的。
這次設下的局,顯然是他拜托了吳營波,如今事敗,他一個人死也就罷了,如果非要拉吳營波下水,能不能成功不說,事后吳營波能放過他?
所以,他只能一個人扛下了所有。
他最終承認,采訪過程中,吳營波說的是30萬,是他“一不小心”寫成了10萬。
替罪羊有了,這件事也就到了尾聲,連找周冀、王海韜上來對峙都沒有必要。
因為金曲獎主辦方的態度,雜志社已經得到了好處,自然不會跟對方魚死網破,非要把吳營波拉下馬。
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嘛!
于是,高層連會都懶得開,直接宣布把他開除。
而鑒于江州報業集團在媒體行業的影響力,李錦明不可能再找到任何一份記者工作,職業生涯算是徹底斷送了。
徐聞對此只有兩個字的評價: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