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缺點就是特效。
表面上看,《女媧》場景絕美,特效精致,但其實仔細一看,還是能看出很多地方處理得非常倉促,所以顯得有些潦草凌亂。
這和劇組把原定的春節檔期,提到現在是十月中旬有關,提前了兩個多月,對于后期制作當然有影響。
作為一部大片,劇情差點或許可以接受,但是特效沒有達到讓觀眾“眼前一亮”的效果,那必然走不長遠。
徐聞的這個觀點,在《女媧》的評分上也得到證實,即便首映票房近2個億,但新鮮出爐的評分只有8.2分。
這比被刷了許多惡評,評分仍維持8.8分的《聞香識女人》,差了不是一星半點。
出于這個對比,徐聞就更有信心了,一連幾天都沒再關注兩部電影的票房走勢,而是潛心規劃著絕地反擊之術。
當沈安然的粉絲堅持不懈地給偶像洗白時,徐聞的觸角伸到了各大媒體。
《娛樂周刊》《瑰儷》這兩個發行量極高的雜志,都和他有過硬的交情,由老白和鄭薇的人脈網再發散出去,幾乎所有的娛樂媒體和時尚媒體,都要賣徐聞一個面子。
徐聞在新媒體層面也有不少熟人,所以在緊急洽談后,一篇篇關于《聞香識女人》的影評被擴散出去。
各種“不要被女主之爭,忽略了這部電影之精彩”的論調,從各大網站悄然出現,并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悄然圍攏之勢。
《聞香》上映一周、《女媧》上映五天后,兩部電影的票房分別達到了3億和12億,看起來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但這時,徐聞發現了一個好苗頭,那就是低迷了近一周的《聞香》票房,從周二的3500萬,上升到了周三的6000萬,而《女媧》則在連續三天票房近3億后,快速地進入下滑通道,周三的單日票房只有1.8個億。
這個數字,擱其他電影絕對是超高票房,但對于目標在30億以上的大片《女媧》來說,票房黃金期未免結束得也太快了。
徐聞對此當然樂見其成,覺得時機成熟,開始發力了!
雖然前兩天受到“女主事件”的影響,沈安然的人氣有所下跌,但圈子里的人精當然知道這件事不足以傷害到她的根本,所以各類活動邀約并不少。
要擱以前,徐聞對這些活動都是挑挑揀揀,能不接就不接。
一方面是自家老婆不差這點曝光度,另一方面是沈安然自己也想走實力派路線,所以對流量保持著平常心,不愿意經常拋頭露面。
但現在情況特殊、時間緊急,徐聞也就顧不得了,不管大小活動都一律接下,一時間,沈安然的網絡曝光突然暴漲,幾乎天天活躍在媒體和鏡頭前面。
當然不管是任何活動,一旦有記者采訪,沈安然無一例外都會被問到對女主事件的看法。
徐聞老早給輔導過,沈安然也心態平和、早有準備,非常妥帖地解釋,那只是杜導的一句戲言,其實杜維澤本人和她自己,也曾在多個場合提及她的具體戲份,并不存在故意欺瞞觀眾一說。
這種澄清的話,從沈安然本人嘴里說出來,可信度當然更高一些。
但徐聞之所以安排她在輿論事件爆發一周后才澄清,而不是當時就公開自辯,主要是事發時網友群情激奮,根本什么都聽不進去,你再怎么證據確鑿地解釋,他們也只會說你是狡辯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