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戰爭終于落下帷幕。
盡管《女媧》劇組和《聞香識女人》劇組都沒有賠本,熱熱鬧鬧開了慶功宴,但雙方私下里分析,得出的結論是一致的。
那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票房戰之前,《女媧》的目標票房是30億,《聞香》是20億,最后雙方都沒有達成目標,甚至于兩部電影的票房18億加9億,也沒有達到30億!
那這差出來的票房到哪兒去了?
被同時期其他電影給分走了!
雖然在10月中旬至下旬這兩周,上映的片子里就屬這兩部分量最重,架不住一部宣傳得天花亂墜效果卻不盡如人意,一部前期讓觀眾攢盡了期待上映時卻爆出個女主風波。
說白了,兩部電影都得罪了觀眾,關鍵他們還掐得飛起,這不得不讓很大一部分持觀望態度的觀眾,左思右想之下,買了其他電影的票。
這部分損失,就至少值個七八上十億。
當然,細算下來,還是《聞香》的票房損失最嚴重,畢竟《女媧》的票房沒達到預期,是電影本身質量有問題,而《聞香》則完全是禍從天上來。
所以,他們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本是可以沖刺20億票房的,最終折戟過半,不得不扼腕嘆息。
但是對于海潮和藍火的人來說,這個結局,已經叫他們松了一口大氣了。
畢竟票房戰最開始的時候,《女媧》那般來勢洶洶,幾乎把《聞香》逼得毫無退路。
照當時那個趨勢下去,這部電影最終能有個四五億票房收尾,就算是燒了高香了,說不上賠,但也絕對沒的賺。
而現在,9億票房,1/3是出品方收入,也就是3億。
減去拍片成本1個億,減去杜維澤導演的保底合約費用2000萬,再按照總票房2%的比例支付紅利,也就是1800萬,光導演一個人就分走了近4000萬。
國際大導,就值這個價。
好在飾演兩位男主的戴寅、李驍,都是電影圈的新人,片酬都不高,加起來也不超過500萬,沈安然算是客串,拿個10萬塊錢意思意思,其他演職人員的收入都已經算在成本里。
這么算下來,最后拿來分賬的錢,也就1.5個億。
這些利潤,海潮影業拿走一半,藍火和正陽再按2:1的比例分賬,到徐聞手里也就2500萬。
看著是不少,但這還是稅前,繳了將近一半的稅后,《聞香識女人》這部電影連投資帶編劇稿費,徐聞最后的收入也就是1500萬左右。
還不如他一場直播掙得多。
而關鍵是,這筆錢還不能完完全全進他的口袋里。
要知道《聞香》在《女媧》的圍剿和負面輿論攻擊下,能抗住壓力,在第二周實現票房的逆勢上揚,和徐聞從粉絲、媒體方面下功夫脫不了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