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對門辦的那件事,其實是非常小的一件事,但那會兒一家就讓生一個,滿小區跟關喬同齡的孩子都找不出仨,關喬爸媽又是三十多歲才要的他,那個寶貝自不必提。
當然,男孩子該有的擔當、品行一個都不能少,關喬爸媽有自信自家孩子絕對是全小區最乖最優秀的孩子(哪家父母不這樣想呢?)
關喬上幼兒園的時候放學早,那會兒大孩子喜歡帶小孩兒玩,關喬就跟在對門那大他三歲的“東子哥”后面給他當小弟。
每天放學,小書包回家一放,兔崽子一樣的就自己跑下樓,關喬母親在后面要追兩層樓,在他屁股后面喊:“注意安全!”
注意什么安全呢?那時即便是城里,開得起小轎車的人也少,他家附近一里地內不見小河小溝,就算是樹,也都沒有很高,全是小樹苗子,孩子們想爬都抓不住……
但那會兒他不禁禮花、鞭炮,,小區門口小賣部以及學校附近的小賣部,甚至大街上的流動攤販,都會賣各種兒童玩的小炮仗,最受孩子們歡迎的要數“摔炮”,往地上一砸發出“砰”的一聲;還有一種火柴鞭炮,往火柴盒上一劃拉發出“呲呲”聲,扔出去就是“砰”的一聲……
有時候,關喬媽會不住感嘆,還是黨的領導好。如果國家不禁禮花、鞭炮,有多少家庭的孩子會因為那東西出事呀?沒出事的那都是幸運,但人不能指望幸運活著。
當年,那幫造鞭炮,賣鞭炮的人多缺德呀,質量不過關,偏要引誘孩子去買,孩子懂個啥?,真出事了互相推諉,最后苦的還不是孩子的爸媽……
那是個冬天,還有兩個半月就過年,樓下的一幫大大小小的男孩、女孩扎堆玩游戲……關喬媽交代了六歲的關喬注意安全,但仍不放心,站在樓梯拐角的窗戶往外看。
見孩子們玩得開心就忍不住多看幾眼,這時樓上傳來對面那女人的聲音,“嫂子擔心喬兒?不用擔心,有他東子哥呢!”
關喬一直“東子哥,東子哥”的叫人家兒子,關喬媽也不能把舊日里那些細枝末節的事一直記著。于是笑了笑奉承幾句,當然跑不了夸孩子學習好,長得好,受歡迎……
偏關喬媽不是那種瞎打聽愛聊八卦的性格,她不清楚對方孩子的學習狀況,而且據她了解,如果真學習好,這小媳婦肯定要來炫耀,她沒來過那有什么可說的?
至于受歡迎,那就更離譜了,那小子就是個小色~痞,關喬媽媽慶幸自己生的是兒子,不然她立刻搬家,哪怕搬去農村住也要遠離這家人!
于是只能夸長相,偏入冬后那孩子又感冒了,整天掛個鼻涕泡,進出家門都哼哼唧唧,實在是辣眼睛……
當然那會兒不流行這個說法,連沒眼看都沒人知道是啥意思,總之,能夸的只有長相,閉眼夸就是了。
等關喬媽媽回到自己家,可是累壞了。她坐在自家沙發上發了會兒呆,心想:小兔崽子以后要有了媳婦忘了娘,看老娘不宰了他,真是不當媽不知當媽的苦,為了他有個玩伴,他媽把一輩子沒撒的慌都撒了……感覺自己都臟了,嗚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