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們一旦動手,就極有可能被官府清查剿滅,所以不可能太過明目張膽。
或者說,他們本身就與官府有所勾結?所以無所顧忌?
但看楊奐仁之前的態度,以及高也自己連夜去府衙通稟讓帶人去剿匪之時,并未覺察到任何不對的地方……
排除前一種可能,高也的心思沉了沉,“既然不是真的為了做‘壞事’,那劉孟齊將他們養著,到底是為了什么?”
聽到高也的自言自語,歲禾讓阿香將高也帶回來的包袱取出。
打開包袱,里面裝的,并非完整的三匹布,其中一匹,已經被裁出了形狀,只差縫制就能成衣。
而被裁下的邊角布料,也一無所差,全被裝在包袱里。
看歲禾將那些自己早已檢查過多遍都沒有發現異常的東西拿出,高也臉上閃過疑惑,還有期待。
但他沒有開口詢問,等著歲禾自己同他說明。
“這些布,被那么多人爭搶,死了那么多人,連劉孟齊父子,也各懷鬼胎險些反目的原因,你可曾猜想過一二?又是否會和那些假強盜,甚至與樊籬街的古玩鋪那些假古玩有關系,你曾經身為叱咤風云鼎鼎有名的大理寺少卿,不可能連這點問題都弄不明白!
即便你久居偏隅之地,不聞朝政變化,應該也知道,那劉孟齊,還有已死的榮升安,都是為光祿寺卿盧毅辦事的人,而盧毅之女是太子妃,所以他們自然要被歸為太子一派……”
這一點,早在宜蘭城,高也就有所了解,此刻再聽歲禾提及,他沒有打斷,只是輕緩地點了點頭,繼續聽。
“鄒剛,你應該也不陌生,早在榮升安未死之前,他們二人就已經勾結在了一起,商議改葺大觀景園接待皇帝、白妃的事情!”
看高也仍舊點頭,歲禾輕輕笑了笑,“這些事你都知道,難道你就不曾想過,為何榮升安好端端地要放棄光祿寺卿甚至太子那么牢固的靠山,非要和劉孟齊翻臉,去勾結一個什么都不是的普通百姓?”
鄒剛怎么可能是普通百姓,高也聞言不禁失笑。
早在之前他和小明要帶榮升安回宜蘭城卻被他們不惜痛下殺手也要阻止的那一刻,高也就覺察出了不對勁。
又后來在鄒剛的書房案臺屜柜里發現的那些沒有署名的密信,以及之后楊奐仁查探出的消息,無一不讓他懷疑,鄒剛的身份也不簡單。
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他是在為宰輔辦事還是另有攀附,但會為了討好皇帝白妃不遺余力,連自己的閨女都顧不上的,自然不可能是太子一派的人。
正當高也回憶思索之時,歲禾沒有等他回答,繼續道:“而昨夜出現在楓林,要來殺你的那些人,雖然我對他們都不甚了解,但不難猜測,他們都與劉少均是一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