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相申不害代韓侯與少梁簽署的同盟,分為‘表約’與‘里約’兩份。
表約很普通,大抵就是韓國承認少梁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并在此基礎上與少梁建立正常的邦交關系,且相約互不侵犯。
說白了,這是拿來應付秦國與魏國的。
相比之下,‘里約’則敏感地多,它牽扯到兩國在戰略、貿易、軍事、技術等方面的種種合作。
比如,韓國答應將少府制弩的圖紙與工藝分一到兩年時間教給少梁,但少梁必須承諾嚴密守住韓弩的工藝技術,決不可泄漏于秦、魏兩國。
而相對地,少梁也承諾替韓國訓練奇兵,同時也要求韓國嚴密保護奇兵的訓練方式,不可泄漏于秦、魏兩國。
除此之外,兩國還針對糧食、食鹽、鐵礦等戰略物資簽署了一系列的協定,簡單地說就是相互流通,防備災年。
總得來說,這份同盟協定對于韓國其實獲益并不大,除了得到一個關于訓練奇兵的好處幾乎沒得到別的實際利益,韓國看重的是少梁的將來。
此次秘密出訪少梁,申不害感觸最深的便是少梁此刻國內的氛圍,舉國上下十幾萬人口每日啃著白米、野菜大力發展建設,這份團結與堅韌,讓他深切感受到了這個國家迫切想要變得強大的信念。
舉國上下都在朝著一個目標前進,這樣的國家有什么理由無法變得強大呢?
想來唯一的阻力恐怕也就只有秦、魏兩國的外部干涉了。
申不害曾私下對隨從感慨,感慨少梁國的變法,要比他韓國順利太多太多,相比之下,他韓國的變法簡直就是舉步維艱。
五月初四,申不害與東梁君在少梁城簽署完兩國協定,隨即又在李郃的邀下來到舊梁。
此時他便吩咐隨從抬出一個巨大的箱子,鄭重地將這個箱子交給了李郃。
記得從韓國出發時,李郃就看到申不害的隨從帶著幾個大箱子,他原本以為是申不害一行人的衣物什么的,直到此刻他才知道,原來這口箱子內盛放著韓國少府打造弩具的圖紙與相關工藝技術的記載。
由此可見,韓國希望少梁盡快變得強大的迫切之心,并不比少梁自身遜色多少。
當然申不害也明確告訴了李郃,這箱內的圖紙與相關工藝記載,并非是少府最新的技術,而是前兩年的,目的是為了防止他韓國最新的工藝技術泄漏于秦魏兩國,倘若少梁能在幾年內獲得自保的能力,介時他韓國再將最新的工藝技術,以及冶鐵、鍛造方面的技術再交給少梁。
對于申不害如此慎重的做法,少梁與李郃均表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