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即便有援軍趕到,當日秦軍也再次付出了數萬人的傷亡,好在這些犧牲是值得的,他秦軍依舊牢牢掌控著安邑,掌控著半壁河東。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龐涓進攻安邑,四萬魏軍弩手對城墻的壓制較之前那次遠遠不如,嬴虔敏銳地注意到了這一點,大為欣喜。
畢竟這意味著魏軍的箭矢不夠了。
沒有箭矢,空有四萬弩兵又有什么用?
這件事,讓嬴虔再次聯想到了魏軍的糧食。
戰后,他將李郃請到東城門樓,與后者商議道:“……先前商議的斷其糧道一計,是否可以實施了?”
聽到這話,李郃皺了皺眉:“現在就要實施么?公孫賈、計良二人可還在與王齊糾纏。”
是的,在龐涓二度進攻安邑的期間,汾水戰場的秦軍與魏軍也開戰了,此乃龐涓雙管齊下之計,一邊進攻安邑這邊的秦軍主力,一邊命王齊進攻汾水的公孫賈與計良——一旦公孫賈與計良戰敗,龐涓就能再次發兵進攻少梁,迫使少梁提前出局。
據公孫賈先前送來的戰報,魏將王齊于六月二十六日進攻汾水的秦營,四萬五千魏軍與四萬秦軍打了個兩敗俱傷,皆回到了各自的營寨舔舐傷口。
換而言之,汾水中下游至少有一半還在魏將王齊的控制下,就算嬴虔、李郃這邊派人偷襲了軹邑,截斷了龐涓的后路,暫時也無力徹底截斷河東郡與韓國上黨郡的聯系。
嬴虔皺著眉頭說道:“若是成功奪取軹邑,介時再分兵汾水,擊退王齊也是一樣。……甚至于,倘若龐涓軍因此陷入混亂,我等還可以趁機進兵,一舉將其擊潰!”
李郃思忖了片刻,點了點頭:“好!”
見此,嬴虔喚來公孫壯,命后者率兩萬軍隊返回蒲阪,渡河至河南,走崤函峽道至洛陽一帶,然后向北渡河至軹邑,切斷龐涓軍的糧道。
為了確保此行成功,李郃喚來高允、侯赟二將,命二人率麾下四百名少梁奇兵相助公孫壯。
六月三十日,少梁司寇王錚率五百名兵卒,押送五千把弩、二十萬支箭矢抵達安邑,同時運走了犧牲的少梁軍卒的尸體。
七月初一,龐涓再次率軍攻打安邑。
事實證明,魏軍的弩箭確實所剩無幾了,以至于這次龐涓干脆只帶了五千弩兵,這就導致魏軍從頭到尾被安邑方的弩兵壓制。
看著安邑城上密密麻麻射出的箭矢,龐涓簡直難以置信。
他麾下四萬弩兵、七萬魏武卒截止當前幾乎已都射光了箭矢,為何安邑的秦梁聯軍卻仍有充足的箭矢?甚至于,城內的弩兵好似比之前更多了?
轉念一想他就明白了,恨恨地拍了一下戰車的扶手。
“……少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