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是一個葫蘆形狀,兩邊設立著防空炮塔,高聳的雷達塔,四周停泊著蘇制軍艦,一副嚴陣以待的樣子。
行駛了半個小時,前方出現了兩條巡邏艇,打著信號燈靠近,穿著紅色救生衣的領航員,拿著兩桿旗幟揮舞。
安德烈怠速行駛,放下繩梯,領航員順著繩梯爬了上來,棕色皮膚,大胡子,安全帽下面裹著頭巾,一個典型的阿拉伯人。
林嶺東親自伸手,將對方一把拉了上來。
握著對方的手晃動了兩下:“會說英語嗎?”
“當然,尊貴的客人。”
林嶺東:“很好,岸上可沒有叛軍吧?”
對方笑了下:“請盡管放心,我們現在是停火期,叛軍也不可能襲擊港口的,他們只是可惡的游擊隊,不會對你們造成威脅的。”
“不錯,帶領我們進港吧。”
領航員輕車熟路的,登上駕駛艙。
船舶加速,繞過葫蘆腰身,天邊的紅日也終于沖出山崗,金色的陽光灑滿海港,粗糙,低矮破舊,泊位顯得很狹窄,木質岸橋都已經變成黑色,英國人在1906年修建了這座港口,如今已破敗不堪。
幾座布滿銹跡的吊車臂,橫在海上。
不知道多少年的老家伙了,這座港口似被時間定格,這么多年過去了,要不是這幾座吊車臂,都沒什么升級換代的感覺,像是來到了百年之前,海上絲綢之路的感覺。
在黃沙中,顯得極其荒涼。
蘇丹,可是目前的非洲國土第一大國,尼羅河貫穿全境,緊靠埃及,來自阿拉伯的游牧民族殖民此地,建立的努比亞王朝,也曾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幾個世紀以來,盤踞東非的第一大海港。
產自非洲的可可,咖啡,芝麻花生等農作物,礦石煤炭,阿拉伯樹膠,經過蘇伊士運河到達歐洲。
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中轉站。
曾經繁忙的港口,卻因為戰亂而顯得格冷清。
林嶺東也在迅速的判斷港池。
港口的位置,就在葫蘆型的底部,呈現一個圓弧形,港口的東面這風格?就很中東,就很阿拉伯,一片黃沙當中,矗立著銀白色的石油圓桶,高達30米,多達幾十個,每一個圓桶就可以儲存萬噸原油。
港口的中部,那幾艘吊臂之下,是一個集裝箱堆場,毫無疑問,就是集裝箱港池。
港口的西部,停靠著兩艘大型的滾裝礦船,身后的礦石煤炭堆積成山。
林嶺東抽出望遠鏡,仔細觀察了一番,港口后方的小鎮上,修建有沙漠特色的黃沙圍墻,斷壁殘垣,很多地方都被炸出了缺口,有硝煙灼過的痕跡。
早上6:20分,船支輾轉騰挪,終于在蘇丹港轟然靠岸。
船舷上的橡皮輪,在岸橋上碰撞了兩次,終于停穩,港口上幾個哨點都有士兵把守,只有兩三個港口的工作人員守在船下,穿著西裝,纏著頭巾,高呼著歡迎你們。
林嶺東露出一抹喜色,這個登陸就很Nice!
將一小卷美金遞了過去。
“房間,啤酒,還有美味的沙拉安排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