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嶺東目光示意船員安靜。
啪嚓一聲,將單筒望遠鏡抽了出來,眺望遠處的礦石山,破碎好的赤鐵粗礦,煤炭,矸石,還有數量眾多的銅礦,高度幾乎和背后的黃沙巖山相等,最少也是百萬噸的礦石儲量。
“那邊,就是礦石港嗎?”
將望遠鏡遞給烏代。
烏代查看一番:“嗯,山后面還有更多,可一般人進不去。”
林嶺東掃過望遠鏡,貪婪的欣賞。
連年內戰,蘇丹的商品經濟,肯定是停擺的,要換取戰爭物資,就只能加大力度壓迫勞動力,加速的出口自然資源。
非洲的人口眾多,黑人在叢林里滿地都是,到處都是原始部落,優良的野外基因,讓這些黑人像大熊貓一樣,毫無食肉動物的尊嚴,光吃竹子就可以長得膘肥體壯。
要養活他們極其簡單,野菜,野果,植物纖維,隨便什么都可以吃,土豆紅薯都是難得的美味,只給米飯,不用任何配菜,只是玉米面泡發的撒撒,沒有任何調料,他們也能吃得舒爽無比。
這在普通人看起來,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可他們就是能輕松辦到。
他們甚至可以長時間不用攝入鹽份,覺得嘴里淡了,在掌心舔上兩口,就可以彌補鹽份。
黑色的皮膚色素,可以抵抗非洲炎熱的紫外線侵曬,在40度的酷熱高溫下,他們依然可以完成各種重體力勞動。
生命力頑強到令人驚嘆,堪稱行走的野獸,大自然最為優秀的勞動力,當阿拉伯人第一次進入叢林時,為這種生物癲狂,稱他們為兩只腳的牛。
可牛是多么稀缺的資源?
人又是何等廉價?
還不算西方列強,僅僅阿拉伯帝國時期,早在公元7世紀,就有數百萬人被販賣到歐洲。
到了列強時期,有數千萬的非洲黑人被販賣。
需要人,扛著槍,進叢林抓就可以了,拿繩子捆成一串,全部扔進去挖礦,簡單粗暴,快捷高效,不講任何道理,他們幾百年以來就是這么干的。
這些堆積如山的礦石,都是血腥勞動力換取而來。
PS:以下是作者的話。
這段時間煎熬折磨,一直整改,這本書已經廢了,廢都廢了,每天都要修改前文,還需要大量內容填充,腦子都炸了,寫的東西,牛頭不對馬嘴,每天腦子里只有一件事,碼字碼字,非洲這塊地圖寫得稀巴爛,既不爽,也不合理,非洲的精髓半點都沒有寫出來,還說不準保不保得住,說不定哪天就被封了。
對剩下的200多位追定的大哥,說聲抱歉,不是太監,是因為我又要改文了。
非洲這塊地圖我銜接得太過倉促,構思也跟不上,寫得跟屎一樣,我打算再次整改。
我將從《第一百三十七章:撒哈拉黑白大戰》開始整改。
一直改到最新的一章。
未來三天的情節,肯定是銜接不上的。
因為,我前幾天已經在修改了,明天,后天,會多發布出三到四章的內容。
非常感謝老哥們,一路支持。
存一個月再看吧。
對老哥們的支持,說聲抱歉。
不改,我也寫不下去。
尤其是打賞了盟主的男科請上2樓,對老哥說聲由衷的抱歉,連為您一章加更都沒發布。
存一個月再看吧。
我一定為您加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