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爾和烏代打算上車,被林嶺東轟了下去。
“沒事,你們就在這里呆著。”
海灣龐大,距離礦石港還有兩三公里,視線的盡頭,是一座高聳的巖石山。
這種山,很有特色,就是光禿禿的,高溫讓植物無法生長,沙化嚴重,連一絲綠色都看不到。
山頂上,還有山的四周,都拉著鐵絲網。
山坳下的海灣就是礦石堆場。
到了堆場大門處,有幾個扛著槍的士兵站崗,馬赫迪停車,用阿拉伯語溝通了一陣,等他們談好了,林嶺東將兩頭活羊牽了下去。
“來自朋友的饋贈!”
幾個阿拉伯士兵顯然是搞懵了,推辭一陣,還是抵擋不住誘惑,在戰亂時期,還有什么比活羊更有吸引力?
叮囑了一番,不能越過巖石山,便放他們進去了。
里面還有公路,開了幾分鐘就到達第一座礦石堆場,顏色赤紅,高約20多米,三角形的一大座大山。
赤鐵礦,礦料只經過了第一道破碎,有100毫米的樣子。
很多礦石已經滾到了公路上,林嶺東伸手就撿起一塊,用手一抹,指頭上沾了一些紅色粉末,單一赤鐵礦,高純度的三氧化二鐵。
看這顏色,直接當顏料使用都可以了。
“好礦啊,這礦的品位多少你知道嗎?”林嶺東問。
馬赫迪經營服務區多年,這點基本的還是知道的:“全鐵67%,低磷低硫,放進火里也能燒出一堆鐵來。”
“好礦。”
林嶺東又誠心贊了一句。
用地質錘,在礦石表面輕輕一敲,就破成兩半,硬度很低,根據經驗估計,應該在5.5左右,很好破碎。
礦石當中,可以清晰的看到魚鱗狀的鐵質結晶體,比重也在5.0左右。
“真是好礦。”
林嶺東又贊一句。
鐵,是地球上儲量最高的金屬,也是利用率最高的金屬,平均1.6噸鐵礦石,就能練出1噸的鐵。
利用率極高。
在工業上,礦石的供給其實就那么兩種。
赤鐵礦和磁鐵礦。
赤鐵礦,簡單來說就是紅色的石頭,主要成份是fe203,三氧化二鐵,碾磨細了,就是一堆紅色的粉末。
顏色越紅,品味越高。
再經燒結,球團,兩種精礦加工,投進高爐就可以煉鋼了。
其實煉鐵就是個很簡單的事情,含有鐵的礦石,隨處可見,就茅坑里也能挖出兩塊鐵礦石來,打碎,扔火里高溫悶燒就可以了。
礦石的品質,劃重點。
在古代時期,人們無法掌握稀有元素,只能百煉成鋼,將生鐵拿來反復捶打,去除雜質,將高碳錘成低碳,形成碳素鋼。
而鋼的質量,主要靠礦石的品質支撐。
湊巧,某批鐵礦石里,含有適量的釩鈦,適量的鎳鉻,那么恭喜了,一代名兵,鑄劍大師閃亮登場,削鐵如泥,浸水不銹,百砍不折,能吹上天。
現在呢?
情況不一樣了,鋼的碳含量,合金添加,已經是一門高度專業的學問,各種化學元素的配比,就跟藥房配藥一樣,劑量精確,相當的專業。
現在對礦石的要求,要求越純越好,越單一越好。
這叫“全鐵”性。
全鐵,必須要50%以上,才算富礦。
26%以下,貧礦。
貧礦也可以煉鐵,但耗費的焦炭,人工,能源,算下來都不劃算,很可惜的是,華國的鐵礦資源雖然多,卻幾乎全是貧礦。
華夏的鐵礦石儲量,位居全球第四。
可品質上,就很惱火了。
富礦,僅占2.8%,貧礦97.2%,平均中間量不足還33%,低于全球11個百分點。
世界有五大主要成礦區,幾十條主要成礦帶,而華夏的主要成礦帶,集中在青藏高原,很難開采。
蘇丹,處于東非大裂谷成礦帶,連巖石都是赤紅色,這礦石的品味是真高啊。
其實到了蘇丹,不用想其他的,還不用去惦記鉻礦石,就反復往華國拉礦就能賺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