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這幾年,海運正處在周期性復蘇的階段,船舶較小,中途的加油停靠根本就無法避免。
他是華夏老鄉,未來的華夏航運可是霸占了全球的半壁海洋,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能不給面子嗎?
去便宜印度人?
也不照顧自己老鄉么?
說得低俗一些,我這里什么都有,東歐馬殺雞,連幾個船長都搞不定么?
他還有礦石在手,就搞定國內的幾大鋼鐵企業,也能帶給他每年上千萬的加油利潤。
再過兩年,這座島港的賺錢速度,將笑傲全球無人能敵。
日進斗金都是貶低了說。
薩米爾腦子里的構想一大堆,從加油站講到服務區,停船場講到美食街,他還規劃了一個游艇靠岸區,計劃在島上發展旅游,加油的生意要把游艇也做了。
“你看這兒,48個泊位的游艇港,井格型設計,這表面的過道采用浮筒式設計,游艇靠岸之后,就可以順著浮筒橋上岸,我們的輸油管道可以連接到游艇港,設計成自助加油區。”
林嶺東:“喲呵,你思想還挺前衛,可誰會到甘島旅游呢?這個鬼地方有配套嗎?”
薩米爾思想還挺超前的:“我拜托你眼光放長遠一點好吧?現在沒有開發,不代表今后不會開發,我們做出人氣來了,會有人跟上的好吧,這邊幾百座島礁,未來會建多少酒店?全都是我們的顧客。”
林嶺東:“行吧,能耐吧你,還有呢?”
薩米爾又繼續說:“那就太多了,但這些我怕說了,你也聽不懂……”
林嶺東:“!不怕,你繼續說。”
薩米爾鄙視的看了一眼,又滔滔不絕起來。
第三代集裝箱港,其真實定義,不僅僅是裝卸貨物這么簡單,而是綜合服務港,外加綜合保稅區,海外出口加工區,等三位一體的服務模式,港口要提供倉儲和貿易平臺,大宗交易中心,起到一個商品集散的作用。
比如非洲的咖啡,可可,生漆,橡膠,華夏的服裝,紡織,印度的化工材料,合成纖維,乃至五金用品,歐洲的工業設備,都可以在他的港口登陸,畸形銷售,洽談,和外國的商人對口交易。
交易成功了,給馬代上稅,給自己繳納中介費,管理服務費。
交易不成功,就不上稅,這叫做綜合保稅。
但你不交易,還可以賺倉儲的錢啊。
擁有一座港口,就擁有海洋批發的資格。
他可以建立起一個海洋上的綜合市場。
在港島發展,沒有誰比林嶺東更清楚港口有多賺錢,港島的四大船王,全都是運輸石油發家,又因為石油危機而隕落。
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歐佩克石油組織輸出禁運,航運產能又嚴重過剩,短短兩年時間,四大船王接連倒下,董浩云的東方海外負債200個億,許愛周的公司賤賣,趙從衍的華光航運破產……
唯獨包玉剛及時轉型,變賣船支,在80年代豪砸22個億港幣,血虧6.1個億,流血收購九龍倉,將李超人都斃于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