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輪,驗證商業模式,賺錢能力是穩了,急速擴張,到這里的募資金額,將達到1000萬到3000萬美元,將公司的估值擴大到1個億。
C輪,繼續募資。
這個過程當中,很可能不止一家投資,投資人不會愚蠢到所有的雞蛋放到同一個籃子里,會有更多的投資人進來,進一步攤薄股份,把蛋糕做得奇大無比。
再下來IPO公開募股,再將估值翻上一倍,甚至好幾倍。
接下來,上市。
上市之后就怎么?
就一起賺錢嗎?
錯了,到這一步,風投的目的就達到了,就該分家產了。
按標準流程來說,把公司送上市,風投公司就功德圓滿,股票套現就獲取超額利潤,之后是繼續投?繼續持有?再做打算。
短短幾年時間,一個好的項目,一個成熟的運作流程,就可以培養出一個大型的上市公司。
其中以互聯網的風投最為瘋狂。
國內的投資教父,軟銀以2003年以4000萬美元投資盛大,2005年就在納斯達克投遞上市,以5.6億美元退出,兩年時間投出了5.2億美元的利潤。
2006年投資完美時空,投資800萬美元,10個月賺了80倍利潤,賺到6.4個億。
孫正義投資馬云就不說了,超長流程,2000萬美元估值6000個億,賺了2900倍。
上市,為一個階段性的勝利,階段性的目標。
而風險投資找上你的時候,就像戀愛結婚。
可他和你結婚的目的,并不是天長日久,白頭到老,他最終的目的就是盡快離婚分家產,好另尋新歡,要么光榮上市,要么悲慘并購清算出局。
但這是互聯網行業,屬于每個人給你1毛錢的生意,泡沫厚得像太平洋一樣,偶爾的華麗戰績,并不能掩蓋資本的血腥。
應用到實體行業上,風投就是一匹齜著獠牙的狼。
甜蜜天使,終會化為猙獰魔鬼,簽訂風投,與之而來的是層出不窮的對賭協議,重重陷阱,尤其是華國企業,剛開始對風險投資嚴重的認識不足,認為是天下掉餡餅兒的好事,曾經赫赫有名的民族品牌,時代標桿的企業,像什么雷士明,8848,紅孩兒,太子奶,亞信,億唐,愛國者,酷訊,后谷,PPG,俏江南,包括新浪盛大,都倒在風投的奪權之下,創始人要么凈身出戶,要么暗淡出局。
而這些投資人,還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你乖就讓你掙點錢,不乖就讓你卷鋪蓋走人,到了IPO的階段,就是比錢的游戲了,你錢再多能多過銀行么?
只要他想玩死你,就有一百種辦法玩死你。
再說回高級合伙人。
如果林嶺東記得沒錯,花旗銀行在整個印度大區,這樣的高級合伙人,總共只有6個,無不是資本界的頂級大佬。
幾時變得這么親和了?
林嶺東颯然一笑,他雖然絕不風投,但面子還是要給的,在里維斯的身邊坐了下來。
“可以啊,聊聊又怎么不行呢,里維斯先生專程過來,該不是吹海風,看風景的吧?”
里維斯笑了笑:“馬爾代夫風和日麗,哪里不是風景?”
林嶺東附和的笑道:“里維斯先生太幽默了,所以呢,給我帶來什么好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