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玩意兒的理解?
見仁見智!
不認真吧,它就是一部順口溜,沒什么卵用。
可在思想匱乏的年代,還是很難得的,它給后人指明了一條路,如何去經商致富,怎么做,什么態度,什么流程,該注意什么都講得很清楚,一直被視為林家的不傳之秘。
供奉在祖先的牌位上,只有歷代族長才能翻閱。
后來林正遠爭奪族長之位,曾為這一部寶典爭得頭破血流,差點被一把火燒掉。
之后,09年世界徽商懇親大會,林正遠才舍得將這篇卷首語當眾亮相,還引起了圈中不小的震動的,盛贊林氏傳承有佳。
不光老林家,還有很多徽商家族,側重的方向不同。
可謂家家都有一本生意經!
而徽商也與浙晉閩的商人不同,要闊氣得多,除非不發展起來,一旦發展,都是豪富一方。
這么有錢,自然不能小家子氣了。
討來的喜頭,當然不能帶回去。
現場200來號人,就有100多號來沾光的七大姑八大姨,一個個拿到紅包拆開一看都高興壞了,盛贊阿東大手筆啊,舍得花錢,每個紅包都是一千,連小孩子都沒放過,個個都拿到1000塊的大紅包。
邊防戰士,也深知潮州人的這種習俗,在關外特地設置了一片空地,劃做回番之用。
旁邊的喜臺上,喜頭直接堆成了一座小山。
連邊防戰士們也津津有味的討論。
如此盛事,這幾年來,應該是看到最大的老板了。
“吼啦吼啦,番事已成,洗馬回村啦。”
族老們不嫌麻煩,刻意牽了匹高頭大馬過來,掛上紅綢子讓林嶺東用刷子洗馬背,跨上馬背象征性的走了一圈兒。
一公里多長的鞭炮,炸了十幾分鐘才算完。
村子里也是有錢有人,大嶺山獨一號,興師動眾,開了十幾輛輛桑塔納,夏利,還租了幾輛小巴車,一群人吹吹打打,恨不得全廣東的人都知道。
搞到最后,三房的十幾個中堅弟妹,才齊齊的靠了過來,老林家的基因還是挺不錯的,個個都是一表人才,臉上都掛著激動神色,用拍肩捶背的方式打著招呼。
“吊嗮呀,你這家伙太偏心了,叫偉東都不叫我,還有沒我這個兄弟啊?”
“是啊,太不夠意思了,讓我們等得好苦啊。”
說話的,是才英和才藝兩兄弟。
年齡也是最大的兩個,才英接近30歲,才藝有27歲,比林嶺東都大出一輪,可輩份在那兒,林嶺東年齡小了幾歲,可他是三房老大的兒子,自然是三房長孫。
這是族中相傳的規矩。
本來名字上,大家都應該是“允”字輩。
可現在時代變了,不能這樣搞,有硬性規定。
所以名字這塊兒,就隨便取了。
“說這些干球,少不了你們兩的。”
林嶺東在兩人肩上錘了一拳:“村子里的事情,交代好沒有?”
兩兄弟都是齊齊點頭:“一身輕,就等你召喚了。”
“好,回去再說。”
剩下的還有俊哲,嘉樹,嘉良,三個兄弟,都是跟著他去深城闖蕩的,也是激動非常,他們年紀較小必須有人帶,林嶺東走了之后混得極其難受,此時有大哥回來了,高興得不行。
俊哲年紀小,人最清秀,眼淚都流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