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打也不行。”
“邊塞城市,你不能打就得被人欺負。”
“每年種地就那點收成,胡人一來就啥都沒有了,他們就跟蝗蟲一樣。”
“既然如此,我們不想動倒霉,就只能讓胡人倒霉一下了。”
靈帝覺得愛誰誰,反正他不想倒霉。
“像我,再苛刻都不敢對邊軍苛刻。”
“邊軍該給的賞賜一點都不能少。”
“邊軍的自主權也得給出去。”
“要不然,真容易倒霉。”
靈帝滿心苦水。
東華興致來了。
“自主權?”
東華覺得自己聽到了不得了的名詞。
靈帝苦笑一聲。
“你覺得邊軍駐守地一般在哪里?”
東華想想,應該在邊境線吧。
“在邊塞城市,靠近長城的用長城。”
真是正常人思維。
靈帝苦笑。
“你這是典型的正常人思維,在古代,邊塞將領駐守的城池遭受攻擊了就要擔負責任,而且城池外也有百姓生存的。”
“第一,為了不承擔責任。”
“第二,為了更好的維護邊境。”
“這些邊塞將領往往會把邊塞城市對外的那一面,方圓百里都清理出來。”
“有錢就在外面修鑄烏堡,有戰斗力就大軍游蕩,在防區百里之外進行掃蕩,以五百人到一千人為隊伍。”
“至于只駐扎在邊塞城市的情況,一次都沒有過。”
“這就是給自主權的原因。”
東華表示自己被嚇傻了,怎么會有這種詭異的情況。
這咋有一種游擊隊的既視感。
而且還有一種大掃蕩的感覺。
“大軍在外掃蕩,一部遭受攻擊弱者直接干掉,強敵就后退,給后方集結兵力的時間。”
“烏堡的存在可以持續供給,還可以傳遞消息。”
“烽火臺這個玩意,自古以來就有,烏堡改改就可以用。”
靈帝表示自己的給后人長長見識。
“過去和你們現在不同,你們現在邊境線嚴謹,在過去,界碑都是用腳畫出來的。”
“邊塞將領肯定要給自主權,不給的話,就有一種瞎指揮的情況。”
“我對這點體驗特別深。”
“不知道的,絕對不瞎逼逼。”
靈帝表示,對于前線將領來說,最恐怖的不是神對手,而是豬隊友。
什么廟堂之算,什么戰略規劃,等真正面對對手的時候,你指望后方來給你謀劃,你簡直在不扯淡。
所有靠后方指揮的戰爭,都完蛋了。
最簡單的一點,隋煬帝指揮滅高句麗,他只是沒有上第一線,本身還隨軍呢,就被打的夠嗆。
再看看李靖打突厥,直接自己跟上了前線,實時掌握第一手資料。
靈帝表示,邊塞也一樣。
“順帶一問,東華你知道為什么駐守荊州的是關羽嗎?”
“很多人不都說可以讓趙云,可以讓誰誰誰的嗎?”
東華搖頭,他也好奇,為啥非得是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