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和格局的問題。
在東華眼中,這就是角度和格局的問題。
景帝絲毫不在意,繼續道:“你們覺得付出的代價很殘酷,應該把這個代價分批到未來去逐步付出,去追求一個更完美的結果。”
“但是你們絲毫沒有考慮到匈奴是一個怎么樣的國家?”
“你們絲毫沒有理解到匈奴的非漢即胡有多恐怖。”
景帝冷漠的笑道。
“坐聽景帝講。”
“好奇。”
“目前只聽出了漢朝和匈奴的仇恨。”
直播間內的很多人表示自己依然不是太懂。
東華到是聽懂了一些。
“在我們那個時代,匈奴的恢復速度遠遠超過漢朝。”
“非漢即胡代表著無論是烏丸,還是鮮卑,亦或者是大月氏,再或者是西域各國,他們只要是有人強大起來,就可以繼承匈奴的主體地位。”
“漢武帝必須在一代人之內把匈奴打殘,把漢人的骨氣和熱血打出來,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真正的強大起來。”
景帝冷笑連連。
非漢即胡代表著漢朝從一開始就是和全天下在作戰,那是一場沒有隊友的戰爭。
這點從漢朝的結盟國家就能看出。
和漢朝結盟的國家,只有一個,那就是藩屬國。
比如說漢朝突然有了一個實打實的,地位相等的盟友,抱歉,沒有。
和我們結盟的都是藩屬國。
而在漢朝眼中,所謂的藩屬國,那就是一群隨時可能會背叛自己的存在,對他們完全不用忠心。
“???”
“???”
直播間內還有很多人不懂。
東華嘆氣,他解釋道:“匈奴崛起時,左賢王和右賢王曾經一個向東一個向西,各自帶領一路兵馬進行擴張,一路兵馬就把西域打下,打到了里海附近。”
“而當時那里最多的就是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又追求強者,這樣在非漢即胡的理論下,他們都加入了匈奴帝國。”
“而我們漢人只有漢人自己。”
“最早的匈奴帝國就是一個由匈奴族為主題的多民族帝國。”
“漢武帝打破匈奴帝國就是瘋狂打擊真正的匈奴人,打破他們的無敵金身,要不然只要主體匈奴人不倒下,他們就可以靠著直接吸收其他種族再次成為匈奴帝國。”
“這就是匈奴人比我們恢復快的原因。”
“至于其中的隱患,那并不重要。”
“而漢朝四百年對匈奴的打擊,也都是瞄準這一點來的。”
“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把匈奴分裂成南匈奴和北匈奴,讓他們直接倒退幾十年政治。”
東華覺得這屆網友太難了。
大數據統計問題又一次出現。
“也就是說,漢武帝打匈奴,直接就沖著把整個多民族的匈奴帝國打碎了去的。”
“而且當時打的還不是只有一個匈奴人,而是一個由多民族組成的匈奴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