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證實了北原投資的未來后,我要求董事會不能隨意干涉會社的運作,且任何資源,在同體量的會社競爭中,優先選擇北原投資。常務你是負責會社資源和運作這一塊的人,應該能做決定吧?”
北原蒼介拋出了自己挖的第一個坑。
控股并購模式等于是以給予會社最優質銀行待遇,并協助其上市為代價,將它整個盤了下來。
一般針對的都是有潛力的小會社,沒有東產資源,它們無希望在產業里成為一方豪雄,且這些會社大多自身沒有關系和資源,能傍上東產大樹,最后上市,早已超出他們預期無數倍。
未來反水,也有一紙合約,北原蒼介能隨時取代他們控制會社。
但這個模式的最大問題在,北原投資若是不斷投資收購壯大,而且吃一個準一個,最后必然會遭到內部眼紅和干涉。
理論上說,這個模式下,成立的北原投資是總行給北原正雄的福利,畢竟行內保守派的三菱財團派系成員都是空降黨,自身或明或暗控制著大量會社,一個個都是富甲天下的豪門。
進取派的新興豪門很難從他們手里分到一杯羹,三菱財團的優質會社有限,不可能同時空降兩個派系的人去當一把手和二把手,提出并購控股模式,等于變相告訴進取派,你們可以像會社派一樣自己創業發展!
不僅不會干涉你,還會用行內資源支持你!
這本是一種不錯的福利,但想象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這些久居高位的人很多沒有經商能力和才干,拿著行里資源打水漂的舉不勝舉,久而久之,他們還是選擇了大力收購外面會社,然后自己空降坐擁其成的方法來壯大自己。
可真要出現一個大量占據行內資源,發展還極其恐怖的會社,就意味著會崛起能占據“金曜會”一個永久席位的家族!
這不可能不在行里遭到眼紅和狙擊。
有了分管行內會社的伊藤萬常務的允諾,未來這方面的壓力會小很多。
等北原投資徹底成為他們無法控制的巨狼后,他們的干涉也就要考慮到北原投資分離出去后對東產造成的巨大動蕩!
這就是北原蒼介的計劃!
以類似“婿養子”的方式寄生在東產,吃資源、吃人才、得便利,成長起來后,是去是留,就都是可以談判的事情了。
只不過現在沒人相信他能做到這一步而已。
事實上,這一步,也只是他創建北原財團的開始而已!
“好!你要是能做到1000億資產體量,我就將你的意見提到董事會,必然會將其通過!”伊藤萬三郎冷笑。
開什么玩笑,弄得好像一定能成為類似三菱電機、三菱汽車這樣的超級會社一樣?
“這個條件,北原課長若是達成了1000億目標,我可以直接審批通過。”源內謙笑了笑。
“好,這是獎勵方面,那么第四點......”
說到這里,北原蒼介忽然一步步走到聽證臺前,來到伊藤萬三郎的面前,一字一句說道,
“若是我達成了你認為的不可能的1000億資產目標!我要求你土下座給我道歉!承諾今天你的所言所行都是可笑之舉!你敢接受這個條件么?伊藤萬三郎常務!”